问规范 - 专注工程资料收集分享!

油气管道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标准[附条文说明]GB/T50644-2011 ...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油气管道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标准

Standard for compiling the design documents of oil and gas pipeline projects

GB/T 50644-2011

主编部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011 10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933号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油气管道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标准》的公告

   现批准《油气管道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 50644-2011,自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〇一一年二月十八日

前言

▼ 展开条文说明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2008〕105号)的要求,由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和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西南分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

   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经调查研究,总结并吸收了多年油气管道工程建设和生产管理经验,借鉴了国内已有的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共分5章,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基本规定、设计说明及图表、专篇、概算。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石油工程建设专业标准化委员会负责日常管理,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地址:河北省廊坊市和平路146号;邮政编码:065000),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

   主编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西南分公司

   参编单位: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朱坤锋 张文伟 谌贵宇 向波 王彦 付明 杨帆 张振永 毛敏 俞彦英 李巧 梅斌 张永红 马红昕 吴克信 王红 王晓峰 刘桂志 沈泽民 尹晔昕 赵华田 张春杰 胡道华 陈丽贤 杨成贵 赵砚仑 周丁 王育军 陈杰 杜庆山 高红 周长才 雒定明 杨春明 王朝霞 罗星环 黄子忠 徐继利 张晓东 刘俊杰 邱鑫鹏 陈枫 陈慧义

   主要审查人:叶学礼 卜祥军 沈珏新 欧莉 史海平 张帆 刘偌伍 周云 唐兴华 张庆刚 王宏 李晓力 胡凤杰 于景龙 王小林

1总则

1

1.0.1 为适应油气管道工程建设的需要,加强对油气管道工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文件编制工作的管理,保证初步设计文件编制的质量和完整性,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陆上新建、改建和扩建油气管道工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文件的编制。

1.0.3 油气管道工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文件的编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基本规定

2 基本规定

2.0.1 油气管道工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文件应依据合同(或设计委托)、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的各种专项评价报告、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对管道路由和站场选址的批复意见及设计基础资料进行编制。

2.0.2 初步设计的主要技术方案及主要设备材料选型应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和确认。初步设计深度应满足下列要求:

1 指导施工图(详细)设计。

2 满足工程总承包招标文件的编制。

3 确定土地征用和建(构)筑物搬迁范围。

4 满足长周期采购设备和材料的订货。

5 进行工程项目施工准备工作。

6 进行生产准备和人员培训工作。

7 编制项目建设计划。

2.0.3 初步设计文件应包括下列内容:

1 设计说明及图表,包括设计说明书、设备汇总表、材料汇总表、设计图纸,其中设计说明书应由总说明、各专业设计说明组成。

2 专篇,包括环境保护专篇、安全设施设计专篇、消防专篇、职业卫生专篇、节能专篇,编制内容、深度和格式应符合国家或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

3 概算文件。

4 合同条款中要求的其他技术文件。

3设计说明及图表

3.1 总说明

3  设计说明及图表

3.1      

3.1.1  总说明应包括概述、工程概况、总体技术水平、主要工程量、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可行性研究的变化情况、问题与建议及设计图纸。

3.1.2  概述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工程项目建设的背景、目的、意义和必要性,并简述工程项目的资源和市场。

   2  工程项目的设计依据,列出各设计依据的发文(或签订)单位名称、文件号、文件名称和发文(或签订)日期,具体文件作为附件列出,主要设计依据应包括下列内容:

     1)设计委托书或设计合同;

     2)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批复文件;

     3)资源评价报告及批复文件;

     4)项目申请报告及核准意见;

     5)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批复文件;

     6)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及批复文件;

     7)安全预评价报告及备案表;

     8)地震安全性预评价报告及批复文件;

     9)地质灾害危险性预评价报告及批复文件;

     10)水土保持方案预评价报告及批复文件;

     11)压覆矿产资源评估报告及批复文件;

     12)文物考古评价及批复文件;

     13)河流大型穿(跨)越工程防洪评价报告及批复意见;

     14)勘察测量文件;

     15)技术引进合同;

     16)线路路由及站场选址批复文件;

     17)通信、供电、供水、交通运输及建设用地等协议或意向文件;

     18)有关的项目设计要求或会议纪要及其他有关重要文件。

   3  应根据国家、行业有关方针、政策和要求,并结合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说明工程项目设计所遵循的原则。

   4  设计中遵循的法律、法规,采用的标准名称、标准号、年号及版次,以及参照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5  设计范围和项目构成,当有协作设计时,应说明设计分工的内容及界面划分情况。

   6  初步设计文件构成。

▼ 展开条文说明

3.1.3  工程概况宜简要说明下列内容:

   1  工程项目的建设地点、设计输送能力、输送工艺、设计压力、管道的外径及长度、站场设置。有分期建设的项目应说明分期建设规模及设计输量。

   2  推荐的线路走向、线路用管、线路阀室数量及形式、管道敷设方式、管道防腐形式、阴极保护方式及阴极保护站数量、水域大中型穿(跨)越的方式和数量、山岭隧道的数量和长度、线路永久和临时征(占)地面积、伴行道路长度等内容。

   3  站场名称、类型、功能和数量。

   4  站场的建筑面积、征地面积、所占用土地类型及面积、需要搬迁的情况。

   5  自动化系统设置情况。

   6  通信方式及容量、通信站的设置情况。

   7  电源类型及负荷容量情况。

   8  消防设施设置情况。

   9  水、气(汽)、燃料等的需求及来源,站内公用工程设施情况。

   10  组织机构设置情况。

   11  引进设备或技术情况,并阐述引进的理由。

   12  工程项目总体进度计划。

3.1.4  总体技术水平宜包括下列内容:

   1  输送工艺及自动控制管理水平。

   2  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采用情况。

   3  专有技术和专利技术的应用以及自主创新情况。

3.1.5  主要工程量应包括线路工程、站场工程、通信工程、输电线路及其他,并应列表给出工程建设项目的主要工程量,内容和格式应符合表3.1.5的规定,分期建设项目应分期开列。

表3.1.5 主要工程量

3.1.6  引进设备、材料的名称、规格、数量应列表说明。

3.1.7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应包括输油(气)规模、钢材用量、主要消耗指标、总建筑面积、用地面积、定员及工程建设总投资,并应列表给出工程建设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内容及格式应符合表3.1.7的规定。

表3.1.7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注:括号内为输气管道设计输量用单位。

3.1.8  可行性研究的变化情况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当技术方案与可行性研究有较大变化时,应说明技术方案变化情况及主要原因。

   2  当工程建设总投资与可行性研究估算有较大变化时,应说明投资变化情况及主要原因。

3.1.9  在总说明中应提出工程建设项目中存在的未能解决或影响下一阶段工作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3.1.10  总说明应附线路总体走向图,线路走向图包括管道起终点、中间站场、阀室、沿线经过的省、市、县地名、大型穿(跨)越位置、地貌特征点及主要参照物。

3.2 线路工程

3.2  线路工程

3.2.1  线路工程设计说明及图表应包括概述、线路走向方案优化、推荐线路走向描述、沿线地区等级划分及管道强度系数确定、线路用管及管材、管道敷设、线路附属设施、管道焊接与检验、对专项评价报告的响应情况、管道施工技术要求、主要工程量和设计图纸。

3.2.2  概述应说明线路的起止点、途经行政区划、线路长度、所经主要地貌单元以及管径和设计压力,并说明线路工程的设计范围和设计内容。

3.2.3  线路走向方案优化应包括下列内容:

   1  线路选线原则,说明线路选线执行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的原则,结合管道管径和设计压力、沿线地形地貌、工程地质、专项评价报告、当地规划、施工条件和运行管理等,提出不同地形地貌段的具体选线原则。

   2  线路走向方案优化应在可行性研究推荐的线路总体走向基础上,对局部线路走向方案进行优化。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简要描述可行性研究推荐的线路总体走向方案,包括线路的起点、终点、沿线主要地名和线路长度;当管道系统含有支线时,应说明支线与干线的接点位置;

     2)描述局部线路路由比选方案的路由,包括线路方案的起止点、长度、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植被、交通依托、路由许可情况、穿(跨)越及存在的特殊地段情况等;

     3)应对各局部路由走向方案进行主要工程量及投资比较,内容及格式应符合表3.2.3的规定;

表3.2.3  线路各走向方案主要工程量及投资比较

      4)应对各局部路由走向方案的优缺点进行比较;

     5)提出线路走向推荐方案,并应说明推荐理由。

   3  说明初步设计与可行性研究的线路走向差异,以及线路比选优化方案的处数、地理位置和比选段线路长度。

3.2.4  推荐线路走向描述应包括下列内容:

   1  线路走向起止点的地名、坐标及所经地区的地理位置,以及沿线经过的省、市(地区)、县、主要乡镇、河流、道路、站场等情况。

   2  沿线行政区划及各区划内管道长度。

   3  沿线地形、地貌情况及地表植被分布情况。

   4  沿线气象情况。

   5  沿线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

   6  沿线土壤腐蚀情况。

   7  沿线地质灾害类型及分布情况、沿线地震动参数及断裂带分布情况。

   8  沿线交通和社会依托情况。

   9  沿线城镇规划区、环境敏感区、军事管理区、压覆矿产及采空区分布情况。

   10  沿线困难段和道路修筑情况。

   11  管道永久征地和临时占地情况,并分类说明。

▼ 展开条文说明

3.2.5  沿线地区等级划分及管道强度系数确定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列出管道强度计算公式,以及公式中各项参数的意义及取值。

   2  输油管道工程应按照一般线路地段管道和特殊地段管道分别确定管道强度系数。

   3  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工程和输气管道工程应说明地区等级划分的原则并进行地区等级划分,并按照划分的地区等级确定管道强度系数。

3.2.6  线路用管及管材应包括下列内容:

   1  说明管道直径、输送介质、输送压力、输送温度等管道设计的基本参数,以及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推荐的管材钢级及钢管类型。

   2  每种管径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钢级,根据管道设计压力,分别计算直管段壁厚并统计管材用量。

   3  管材及钢管类型选择应包括下列内容:

     1)根据各钢种等级的机械性能、可焊性、用量、费用、输送压力、管材强度匹配以及工程适用性等进行综合技术经济比较,提出推荐选用的钢种等级和管道壁厚,并应说明推荐理由;

     2)说明可供选择的钢管类型及其优缺点;

     3)结合可行性研究的推荐方案和工程实际,对各类钢管的质量水平、生产能力、供货能力和市场价格等进行综合分析比较,提出推荐选用的钢管类型和采用的制管标准,并说明推荐理由。

   4  线路用钢管规格及用量统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不同地区等级的一般线路地段用管管型、壁厚及钢种等级;

     2)重要设施附近及人群聚集地、环境敏感地段等特殊地段用管管型、壁厚及钢种等级;

     3)管道通过活动地震断裂带用管管型、壁厚及钢种等级;

     4)站场及阀室上、下游管道用管的管型、壁厚、钢种等级及长度要求;

     5)列表说明推荐管材的机械性能;

     6)列表统计各种规格的用管的长度和重量。

   5  线路用弯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结合选定的线路用管,确定热煨弯管用钢管管型及钢级;计算热煨弯管壁厚,确定制作热煨弯管用的母管壁厚,并说明热煨弯管曲率半径和基本技术要求;

     2)根据线路用管管径,说明线路用冷弯管曲率半径要求;应说明冷弯弯管用管型要求;说明冷弯管两端直管段长度要求和弯曲度数要求。

   6  管道强度和稳定性校核应列出主要计算公式,并说明公式中各项参数的意义及取值,强度和稳定性校核宜包括下列内容:

     1)直管段的强度和稳定性校核;

     2)热煨弯头和冷弯弯管的强度和稳定性校核;

     3)管道径向变形校核;

     4)管道抗震校核;

     5)大埋深管段的管道变形校核;

     6)管道通过特殊地段时,应作管道应力与应变设计分析和计算。

▼ 展开条文说明

3.2.7  管道焊接与检验应包括下列内容:

   1  说明推荐采用的管道焊接方法,以及对于不同焊接方法推荐选用的焊接材料及型号。

   2  说明现场管道焊缝焊接采用的无损探伤方法、检查比例和无损探伤执行的标准及质量合格标准。

3.2.8  管道敷设应包括下列内容:

   1  一般地段管道的敷设方式、管道埋深、管沟开挖及施工作业带的要求。

   2  特殊地段管道敷设应包括下列内容:

     1)丘陵、山区、水网地区管道敷设方法及处理措施;

     2)地震断裂带及高强地震区的管道敷设方法及防范措施;

     3)与高压输电线路并行段的管道敷设方法、敷设要求及处理措施;

     4)规划区、水源地、文物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区的管道敷设方法、敷设要求及处理措施;

     5)灾害性地质段、特殊地形段、特殊地区管道敷设方法及处理措施;

     6)管道与已建油气管道并行敷设的间距要求及处理措施;

     7)同沟(并行)敷设管道的间距要求及处理措施。

   3  管道转角处理方法、处理原则、弹性敷设要求及冷弯弯管和热煨弯管设置原则。

   4  管道与其他地下构筑物如已建埋地管道、埋地电(光)缆交叉时应按有关规范提出穿越的技术要求。

▼ 展开条文说明

3.2.9  线路附属设施应包括下列内容:

   1  线路标志桩的种类和设置原则。

   2  锚固墩设置原则、数量及结构形式。

   3  线路截断阀设置原则、阀室数量、分布和类型等。

   4  维修已有道路和新建施工便道的地段和长度。

   5  确定管道水工保护及水土保持设计的原则,说明不同地形地貌、不同工程地质段水工保护设计方案及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要求。

3.2.10  设计应对各项评价报告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采取的处理方式和措施进行说明,并统计其相应工程量。

3.2.11  管道施工技术要求应包括下列内容:

   1  不同地形地貌、不同工程地质段管道下沟与管沟回填要求。

   2  清管、试压、干燥、置换技术要求。

3.2.12  列表统计线路工程主要工程量,内容及格式应符合表3.2.12的规定。

表3.2.12 主要工程量

注:*通过权指管道通过矿产、规划区、环境敏感区等获得的通过许可。

3.2.13  设计图纸应包括比例不小于1:50 000的线路走向图、线路局部走向方案比选图和典型图,典型图应包括下列内容:

   1  管道施工作业带布置典型图。

   2  管沟横断面典型图。

   3  管道锚固墩典型图。

   4  管道标志桩、警示牌典型图。

   5  管道与其他地下管道交叉典型图。

   6  管道与埋地光(电)缆交叉典型图。

   7  特殊地段管道敷设典型图。

   8  水工保护典型图。

3.2.14  表格应包括材料汇总表。

3.3 穿(跨)越工程

3.3  穿(跨)越工程

3.3.1  管道穿(跨)越设计说明及图表应包括概述、水域大中型穿(跨)越设计、水域小型穿(跨)越设计、山岭隧道穿越设计、公路及铁路穿越设计、主要工程量、设计图纸及表格。

3.3.2  概述应包括下列内容:

   1  说明管道沿线经过的主要山脉、水系、等级公路、铁路的分布情况。

   2  列表统计水域大中型穿(跨)越、山岭隧道穿越及等级公路、铁路穿越,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域大中型穿(跨)越统计内容应包括穿(跨)越位置、穿(跨)越设计范围、穿(跨)越方式、穿(跨)越长度等;

     2)山岭隧道穿越统计内容应包括隧道穿越位置、隧道穿越设计范围、山体类别、隧道长度等;

     3)等级公路、铁路穿越统计内容应包括路面宽度、公路路面结构、铁路单双轨、穿越方式及穿越处公路、铁路里程等,对于近期规划的等级公路、铁路,也宜列入等级公路、铁路穿越统计表中,并应说明管道通过处预留的相应防护措施。

▼ 展开条文说明

3.3.3  水域大中型穿(跨)越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水域穿(跨)越设计范围、设计内容、与线路连接点桩号及穿(跨)越段和一般线路段的水平长度。

   2  穿(跨)越位置选择,应说明穿(跨)越位置选择原则,并根据线路总体走向、两岸地形地貌及河势情况,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可行的穿(跨)越位置,描述其两岸的行政区划、交通条件、穿越断面情况及上下游桥梁和其他水上水下构筑物、水利设施情况等。

   3  穿(跨)越场区的地形地貌、气象、河流概况、水文参数、河势分析、冲刷深度等自然地理条件。

   4  穿(跨)越场区地下水类型及补给情况、地下水腐蚀性评价等水文地质条件。水下隧道穿越尚应描述围岩富水性、不同地层的渗透系数、水压力推荐值及涌水量评价等。

   5  穿(跨)越场区的区域地质概况以及地层岩性、岩土物理力学性能、不良地质和特殊地质评价、场地土腐蚀性评价、河床和岸坡稳定性评价、场地地震效应分析等工程地质条件。水下隧道穿越尚应描述岩石的围岩级别、特殊性岩体和放射性矿(气)体等情况。

   6  穿(跨)越方案比选应包括下列内容:

     1)对各穿(跨)越位置进行穿(跨)越方案技术可行性分析;

     2)对各穿(跨)越位置的穿(跨)越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提出推荐的穿(跨)越位置和穿(跨)越方式,并说明推荐理由。

   7  推荐穿(跨)越方案的穿(跨)越工程等级及相应的设计洪水频率。

   8  挖沟法穿越设计应说明穿越长度、管道埋深、管沟开挖及回填方法、稳管计算及稳管方式、护岸方式及范围、施工方法及措施等。

   9  定向钻穿越应说明穿越长度、穿越地层、管道埋深、入出土点及其角度、穿越曲线曲率半径、回拖力计算及钻机选型、两岸卵(砾)石层处理方法等。

   10  水下隧道穿越设计应包括隧道总体布置、竖井(斜井)设计、平巷道设计、隧道防排水设计、渣场设计及管道安装方案设计等内容,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1)隧道总体布置应说明竖井(斜井)井口位置选择、隧道长度、埋深、坡度及竖井深度;

     2)竖井(斜井)设计应说明竖井(斜井)断面(形式、净尺寸)选择、竖井施工工艺、井筒或支护设计等;

     3)矿山法隧道平巷道设计应说明平巷道断面(形式、净尺寸)选择、施工支护(超前支护、初期支护)设计、永久衬砌设计等内容;

     4)盾构法隧道平巷道设计应说明平巷道断面净尺寸选择、盾构机选型要求、环片设计及进出洞止水和地基改良设计等内容;

     5)顶管法隧道平巷道设计应说明平巷道断面净尺寸选择、顶管机选型要求、中继站设置原则、套管设计及进出洞止水和地基改良设计等内容;

     6)隧道防排水设计应说明隧道内排水方案、隧道防水等级;

     7)渣场设计应说明隧道渣场位置选择、渣场防护措施(挡墙)及渣场绿化。渣场如占用耕地时,宜说明复耕措施;

     8)管道安装方案设计应说明竖井内、隧道内管道安装方式、管道支架和管墩(或支座)形式及间距、管道补偿设计、锚固墩设置及管道碰口环境温度要求等;

     9)对隧道施工方法、防水治水措施、超前地质预探、施工地质勘察等方面应提出合理的施工技术建议和要求;

     10)对存在潜在溶洞、活动断裂带等不良地质条件的隧道设计,应提出存在问题及进一步的工作建议。

   11  跨越结构方案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跨越的结构形式、跨度、净空高度、总体布置、管道补偿设计及锚固墩设置;

      2)管桥所受主要荷载及各工况荷载效应组合;

      3)跨越结构抗震设防标准及相应的抗震作用计算、抗震措施;

      4)上部结构形式、几何尺寸、工程做法及主要受力构件的选型;

      5)基础和锚固墩的结构形式、材料及构造措施;对于建在不良地质上的基础和锚固墩,应说明采取的整治措施或地基处理方案;

      6)钢构件和钢缆采用的防腐材料、防腐层结构及技术要求。

   12  水域大中型穿(跨)越管道安装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钢管、热煨弯管选用的钢管类型、钢级及制管执行标准;

      2)钢管及热煨弯管壁厚计算、选取及钢管刚度校核,定向钻穿越管段应进行径向屈曲稳定性校核;

      3)水下隧道管道安装设计应说明隧道内管道安装方式、管墩(或支座)形式及间距、管道补偿设计及锚固墩设置等;

      4)穿(跨)越段管道抗震设防标准及相应的抗震计算以及采取的抗震措施;

      5)钢管、热煨弯管的外防腐方案、补口方式、内涂层及其技术要求;

      6)对需作保温的管段应说明保温层材料、厚度及外保护层;

      7)管道焊接方式、焊接材料、焊缝检验方法和质量验收标准;

      8)清管、试压和干燥要求。

   13  列表给出水域大中型穿(跨)越主要工程量。

▼ 展开条文说明

3.3.4  水域小型穿越设计应说明穿越方式及敷设要求,水域小型跨越设计应说明跨越的结构形式、跨度、结构尺寸、主要受力构件选型及跨越管道安装敷设要求。

3.3.5  山岭隧道穿越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  隧道穿越设计范围、设计内容、与线路连接点桩号及隧道穿越段和一般线路段的水平长度。

   2  隧道方案选择理由和隧道位置(轴线、洞口)选择原则。

   3  隧道进出洞口位置和隧道水平长度,并阐述选择理由。

   4  场区地形地貌、气象、交通等自然地理条件。

   5  场区地下水类型、补给情况、围岩富水性、涌水量评价、地下水腐蚀性评价等水文地质条件。

   6  场区区域地质、地层岩性及物理力学性能、围岩级别、特殊性岩体和放射性矿(气)体、不良地质与特殊地质评价、进出洞口边坡稳定性情况、场地地震地质等工程地质条件。

   7  隧道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隧道断面形式、净断面尺寸、洞门结构形式及不同围岩级别支护、衬砌设计;

     2)隧道防排水原则及措施;

     3)隧道掘进、除渣方式;

     4)渣场位置选择及相关设计;

     5)隧道内和进出洞口处管道安装方式、管墩(或支座)形式及间距、管道补偿设计、锚固墩设置及管道碰口环境温度要求等;

     6)隧道施工方法、防水治水措施、超前地质预探、施工地质勘察等方面合理的施工技术建议和要求。

   8  隧道穿越设计范围内管道设计内容要求应符合本标准第3.3.3条第12款的规定。

   9  列表统计山岭隧道穿越主要工程量。

▼ 展开条文说明

3.3.6  公路及铁路穿越设计应结合公路、铁路部门的意见和要求,根据相关规范和有关规定,提出穿越方式和技术要求,说明穿越用管管型及钢级。对于近期规划的等级公路、铁路,应说明管道通过处预留的相应防护措施。

3.3.7  设计图纸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水域挖沟穿越、定向钻穿越设计图纸应包括平面图和带地质剖面的纵断面图。

   2  水域矿山法、盾构法、顶管法隧道穿越设计应包括下列图纸:

     1)平面图;

     2)带地质剖面的纵断面图;

     3)两岸竖井结构方案图;

     4)竖井地基加固方案图;

     5)需要进行地基处理的盾构、顶管进出洞地基加固方案图;

     6)矿山法隧道穿越的隧道断面支护、衬砌结构方案图;

     7)管道安装方案图。

   3  水域大中型跨越设计应包括下列图纸:

     1)跨越总体布置图,包括平面图、立面图;

     2)桥面结构及管道安装方案图;

     3)桁架梁式跨越的桁架结构方案图;

     4)桩基础的墩台、桩基结构方案图。

   4  山岭隧道穿越设计应包括下列图纸:

     1)平面图;

     2)带地质剖面的纵断面图;

     3)隧道断面支护、衬砌结构方案图;

     4)管道安装方案图。

   5  典型图设计应包括下列图纸:

     1)水域小型穿越典型图;

     2)水域小型跨越典型图;

     3)公路穿越典型图;

     4)铁路穿越典型图;

     5)水域稳管典型图;

     6)护坡(岸)典型图。

3.3.8  表格应包括材料汇总表。

518'>《油气管道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标准[附条文说明] 》GB/T 50644-2011

 本标准用词说明

本标准用词说明

1 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本文链接:/guifan/4581.html

版权声明: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只供模板演示使用,并无任何其它意义!

发表评论 共有 0 条评论)

联系客服
网站客服 业务合作 Q交流群
123456789
公众号
公众号
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