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附条文说明]GB/T51153-2015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

Evaluation standard for green hospital building

GB/T 51153-2015

主编部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016年8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1003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的公告

现批准《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 51153-2015,自2016年8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5年12月3日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2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2]5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

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共分10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场地优化与土地合理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运行管理和创新。

本标准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院(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邮政编码:100013;电子邮箱:Evaluation_for_GHB@126.com)。

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参加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

参编单位:中国医院协会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院管理研究所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北京回龙观医院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重庆大学

解放军总后勤部建筑设计院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河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云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北京市医院建筑协会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上海市建筑学会

北京睿勤医院建设顾问有限责任公司

解放军总医院

山西省人民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北京北方天宇建筑装饰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海润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风神环境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参加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山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浙江五洲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烟台毓璜顶医院

天津市人民医院

江苏省人民医院

西安市中心医院

主要起草人:杨榕 徐伟 于冬 李宝山 孙福礼 张峰 谷建 孙宁 曾捷 韩继红 林波荣 辛衍涛 赵华 袁闪闪 黄锡璆 陈国亮 杨炳生 陈琪 吕晋栋 王宇虹 付祥钊 董永青 曹海 张红 王冠军 孙鸿新 翁泽文 谢双保 杨旭 彭飞飞 张伟 张群仁 居发礼 杨海宇 马欣伯 吴翔天 曲怡然

主要审查人:郎四维 张树军 刘春林 赵东方 顾均 徐雷 徐宏庆 李丛笑 吕伟娅 程大章

1总则

1      

1.0.1  为贯彻执行国家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推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规范全国绿色医院建筑的评价,制定本标准。

▼ 展开条文说明

1.0.2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绿色医院建筑以及基础设施的评价。

▼ 展开条文说明

1.0.3  绿色医院建筑评价应因地制宜,统筹考虑并正确处理医疗功能与建筑功能之间的关系。

▼ 展开条文说明

1.0.4  绿色医院建筑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 展开条文说明

2术语

2      

2.0.1  绿色医院建筑  green hospital building

   在医院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以及保证医疗流程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病人和医护工作者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医院建筑。

▼ 展开条文说明

2.0.2  热岛强度  heat island intensity

   城市内一个区域的气温与郊区气温的差别,用二者代表性测点气温的差值表示,是城市热岛效应的表征参数。

2.0.3  非传统水源    nontraditional water source

   不同于传统地表水供水和地下水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海水等。

2.0.4  可再循环材料  recyclable material

   通过改变物质形态可实现循环利用的回收材料。

2.0.5  可再利用材料  reusable material

   不改变物质形态可直接再利用的,或经过组合、修复后可直接再利用的回收材料。

2.0.6  电磁波污染    electromagnetic pollution

   医院内外发射的电磁波干扰院内精密仪器正常运行或影响建筑周边环境及患者健康的现象。

▼ 展开条文说明

3基本规定

3.1 基本要求

3  基本规定

3.1  基本要求

3.1.1  绿色医院建筑的评价应以单栋建筑或建筑群为评价对象。评价单栋医院建筑时,凡涉及系统性、整体性的指标,应基于该栋医院建筑所属工程项目的总体进行评价。

3.1.2  绿色医院建筑的评价可分为设计阶段评价和运行阶段评价。设计阶段评价应在医院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通过后进行,运行阶段评价应在医院建筑通过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一年后进行。

▼ 展开条文说明

3.1.3  申请评价方应进行医院建筑全寿命期技术和经济分析,合理确定医院建筑规模,选用适当的建筑技术、设备和材料,对规划、设计、施工、运行阶段进行全过程控制,并提交相应分析、测试报告和相关文件。

▼ 展开条文说明

3.1.4  评价机构应按本标准的第3章~第10章的具体要求,对申请评价方提交的报告、文件进行审查,出具评价报告,确定等级。对申请运行阶段评价的医院建筑,还应进行现场核查。

▼ 展开条文说明

3.2 评价与等级划分

3.2  评价与等级划分

3.2.1  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评价指标体系应由场地优化与土地合理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运行管理六类指标组成;

   2  本标准第9章内容不应参与设计阶段评价;

   3  每类指标均应包括控制项和评分项两部分;

   4  评价指标体系应统一设置创新类指标作为加分项。

▼ 展开条文说明

3.2.2  控制项的评定结果应为满足或不满足;评分项和加分项的评定结果应为分值。

▼ 展开条文说明

3.2.3  绿色医院建筑评价应按总得分确定等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设计阶段评价的总得分应为场地优化与土地合理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五类指标的评分项得分经加权计算后与加分项的附加得分之和;

   2  运行阶段评价的总得分应为场地优化与土地合理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运行管理六类指标的评分项得分经加权计算后与加分项的附加得分之和。

3.2.4  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分值分配及总分值确定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评价指标体系每类指标的总分均应为100分;

   2  六类指标的评分项得分Q1、Q2、Q3、Q4、Q5、Q6应按参评医院建筑该类指标的评分项实际得分值乘以100分再除以该医院建筑理论上可获得的总分值计算;

   3  各类指标理论总分值应等于参评医院建筑该类指标各参评评分项中最大分值之和。

▼ 展开条文说明

3.2.5  加分项的附加得分Q7应按本标准第10章的有关规定确定。

3.2.6  绿色医院建筑评价的总得分应按下式计算,其中评价指标体系六类指标评分项的权重w1~w6应按表3.2.6取值。

   注:表中“—”表示运行管理指标不参与设计阶段评价。

3.2.7  绿色医院建筑应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三个等级。三个等级的绿色医院建筑均应满足本标准所有控制项的要求,且每类指标的评分项得分不应小于40分。三个等级的最低总得分应分别为50分、60分、80分。

▼ 展开条文说明

4场地优化与土地合理利用

4.1 控制项

4  场地优化与土地合理利用

4.1  

4.1.1  项目选址应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且应符合各类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的建设控制要求。

▼ 展开条文说明

4.1.2  建设场地不应选择在下列区域:

   1  有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威胁的范围;

   2  危险化学品等污染源、易燃易爆危险源威胁的范围;

   3  受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危害范围;

   4  未对地震断裂带进行避让的范围。

▼ 展开条文说明

4.1.3  场地内无排放超标污染物,且院区内污染物排放处置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

▼ 展开条文说明

4.1.4  医院应规划合理,建筑的间距应满足日照要求,且不应降低周边居住类建筑的日照标准。

▼ 展开条文说明

941'>《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附条文说明]》GB/T 51153-2015

本文链接:/guifan/2751.html

版权声明: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只供模板演示使用,并无任何其它意义!

发表评论 共有 0 条评论)

联系客服
网站客服 业务合作 Q交流群
123456789
公众号
公众号
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