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标准
Standard for urban engineering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CJJ/T 7-2017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018年2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1652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标准》的公告
现批准《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标准》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T 7-2017,自2018年2月1日起实施。原行业标准《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规范》CJJ/T 7-2007同时废止。
本标准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户网站(www.mohurd.gov.cn)公开,并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7年8月23日
前言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4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3]169号文)要求,编制组经过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规范》CJJ/T 7-2007。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符号和代号;3.基本规定;4.直流电法;5.电磁法;6.浅层地震法;7.高精度磁法;8.高精度重力法;9.放射性测量法;10.温度测量法;11.振动测试法;12.水域探测法;13.井中探测法;14.地基基础检测;15.成果报告。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第5章电磁法,删除了原音频大地电场法、原甚低频电磁法,原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改为电磁测深法;2.第6章浅层地震法,原瑞雷波法改为面波法,增加了微动勘探法;3.第10章温度测量法,增加了红外热像法和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法;4.第12章水域探测法,在原水声探测法基础上,原水下地形探测法改为声纳测深法,增加了侧扫声纳法、水域地震法、水域直流电法和水域磁法;5.第13章井中探测法,合并原声波测井和原地震波测井为弹性波测井,原钻孔电视改为钻孔全景光学成像,磁测井单列一节,增加了管波探测法;6.第14章地基基础检测,在原基桩动测法基础上,增加了灌注桩成孔(槽)质量检测、基桩钢筋笼长度检测、地下连续墙检测、复合地基检测和既有基础探测;7.增加了现附录E孔径检测系统检校方法和现附录F高精度测斜仪检校方法。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正元地理信息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正元地理信息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顺义区机场东路国家地理信息科技产业园,邮编:101300)。
本标准主编单位:正元地理信息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航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申丰地质新技术应用研究所有限公司
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天津市勘察院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水利部长江勘测技术研究所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广东省地质物探工程勘察院
沈阳地球物理勘察院
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
河南省地球物理工程勘察院
西安中交公路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厦门精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山东正元地球物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武汉科岛地理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河北天元地理信息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李学军 黄永进 刘金光 赵竹占 李学文 魏岩峻 蔡克俭 杨占东 陈昌彦 谢昭晖 王永 苏强 胡绕 葛如冰 陈鸿 张善法 高建华 李书华 卢贵清 刘运平 李勃 郭莹 杨槐 李才明 乔志勇 王勇 夏金儒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徐佩芬 杨进 孙云志 李志华 戴呈详 戚辉 宁俊栋 薛国强 陈达 刘文连 曾宪强
1 总 则
1.0.1 为规范和统一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的技术要求,发挥地球物理探测技术优势作用,保证探测成果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制定本标准。
▼ 展开条文说明
1.0.2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建设工程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管理、运维及减灾防灾和环境保护中的地球物理探测。
▼ 展开条文说明
1.0.3 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 展开条文说明
2 术语、符号和代号
2.1 术 语
2.1.1 地球物理探测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通过观测、分析和研究各种物理场的变化规律,探查地质构造、寻找矿产资源和解决工程、环境评价等相关问题的间接勘查方法,简称为物探。
▼ 展开条文说明
2.1.2 工程地球物理探测 engineering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解决建设工程中有关工程地质、水文地质问题和进行环境评价的地球物理探测方法,简称为工程物探。
▼ 展开条文说明
2.1.3 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 urban engineering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城市建设工程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管理、运维及减灾防灾和环境保护治理中的地球物理探测。
▼ 展开条文说明
2.1.4 电阻率法 resistivity method
是根据岩石等介质导电性的差别,研究岩石等介质电阻率的变化,进行地质勘探的一组直流电法的方法,包括电测深法、电剖面法、高密度电阻率法等。
2.1.5 高密度电阻率法 multielectrode resistivity method
通过电极阵列技术同时实现电测深和电剖面测量,获得二维或三维的电阻率分布进而研究解决相关问题的电阻率法,又被称为电阻率影像法。
▼ 展开条文说明
2.1.6 电磁测深法 electromagnetic sounding method
通过观测同一测点不同频率的电场和磁场的比值,研究不同深度地电断面情况的电磁法,属于频率域电磁法。按电磁场源不同,它分为天然场源方法和人工场源方法,如:声频大地电磁测深法是天然场源方法,可控源音频电磁法是人工场源方法。
2.1.7 瞬变电磁法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TEM)
利用不接地回线或接地线源向地下发射一次脉冲而激发电磁场,在一次脉冲磁场间歇期间利用线圈或接地电极观测地下介质中的二次感应涡流场,从而探测地下介质电性分布特征的一种电磁法,属于时间域电磁法。
▼ 展开条文说明
2.1.8 探地雷达法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method(GPR)
通过研究高频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介质对电磁波的吸收以及电磁波在介质分界面的反射等,解决相关问题的一种电磁波法。
2.1.9 核磁共振法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method(NMR)
利用地磁场中地下水中氢原子核与周围介质的驰豫特性差异,用拉摩尔频率的交变电流脉冲对地下水激发,原子核系统吸收电磁能量而产生核磁共振。在电流脉冲间歇期间,观测和研究核磁共振信号的变化规律,进而探测地下水的方法。
▼ 展开条文说明
2.1.10 脉冲矩 pulse moment
核磁共振法中发射的交流电流的幅值与电流持续时间的乘积。
2.1.11 面波法 surface wave exploration
利用人工震源激发产生的弹性波在介质中传播,通过分析所接收记录的瑞雷面波的频散特性,解决有关地质问题的方法。
2.1.12 微动勘探法 microtremor exploration
借助专门仪器设备观测天然微动信号,通过分析、处理和提取面波的频散信息,反演获得地下横波速度变化规律,进而探查地质结构的方法。
▼ 展开条文说明
2.1.13 地球物理CT技术 geophysical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根据人工场源空间分布而构建地下介质物理参数图像,进而进行地质问题研究的方法技术,分为弹性波CT、电磁波CT、电阻率CT。
2.1.14 射线正交性 ray orthogonality
弹性波CT中以弹性波射线交角的正弦值表示、衡量CT反演可靠性的一个指标。
▼ 展开条文说明
2.1.15 射线密度 ray density
弹性波CT反演计算时划分的网格单元内通过射线的条数,是衡量CT反演可靠性的一个指标。
2.1.16 TVG增益曲线 time vohage-gain curve(TVG)
水声探测时声波接收机的电压增益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2.1.17 基桩动测 pile dynamic testing
通过对桩的应力波传播特性的测定和分析来评价桩的完整性,推算桩的承载力、桩侧和桩端岩土阻力及打入桩应力的一类检测方法。
▼ 展开条文说明
2.1.18 高精度磁法 high accurate magnetic survey
总精度高于5nT的磁测方法。
2.1.19 高精度重力法 high accurate gravity survey
总精度高于25×10-8m·s-2的重力测量法。
2.1.20 温度测量法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通过观测、研究温度场变化规律,解决有关问题的方法。
2.1.21 红外热像法 infrared thermography
利用红外热像装置将物体表面的温度分布拍摄成可视图像,进行各种分析的方法。
▼ 展开条文说明
2.1.22 大体积混凝土 large volume concrete
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m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
▼ 展开条文说明
2.1.23 放射性测量法 radioactive survey
利用专门的仪器,通过测量、分析和研究放射性元素的射线强度或射气浓度,寻找放射性矿床、与放射性元素共生的稀有元素、稀土元素和多金属元素矿床的一种物探方法,也是用于地质构造探查、环境评价的一种手段。
2.1.24 井中探测法 borehole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借助专门仪器,通过测量钻孔孔壁及其周围岩土的物理参数或钻孔参数来研究并解决有关地质问题,或观察钻孔孔壁进行相关评判的地球物理方法。
▼ 展开条文说明
2.1.25 管波探测法 tube wave detection
通过在钻孔井液中激发产生管波,接收并记录其经过井液和孔旁岩土体传播的振动波形,探测孔旁一定范围内的岩溶、洞穴、软弱夹层及裂隙带发育分布的方法。
▼ 展开条文说明
2.2 符 号
A——波的振幅;
a——波的峰值;
c——桩身波速;
D——直径;
d——孔径或槽宽;
Ed——动弹性模量;
f——频率;
△f——频率差;
f0——检波器固有频率;
Gd——地基动剪切模量;
H高——测点高程;
H0——磁正常场的水平分量;
△H′——磁异常场水平分量模差;
h——深度或距离;
I——电流强度;
K——电阻率法的装置系数;
Kp——孔或槽的垂直度;
L——发射线框边长或桩长、桩身缺陷位置;
l——间距;
Mc——正常场磁场强度;
Mcd——磁场强度日变改正值;
Mch——磁场强度高度改正值;
M0——磁场总场强度平均值或总基点磁场强度值或异常起算点磁场强度值;
Mr——基点磁场强度值;
Ms——磁场强度观测值;
△M——磁场强度异常值;
N——噪声电平;
R——地球平均半径,取6371000m;
Rm——最低限度的信噪比;
△R——充电法相邻等位线径向增量;
r——基础当量半径或测点距振源距离;
rf——第一菲涅尔带半径;
S——面积;
S0——基础的底面积;
SE——建筑立面外墙饰面层空鼓总面积;
T——周期;
Tc——改正后的地温值;
Ts——实际测量地温值;
△T——年气温变化影响改正值;
t——时间;
△t——时间差;
△U——测量电位差;
V——地下水流速;
VR——瑞雷波相速度;
Vx——视S波速度;
v——弹性波波速;
X、Y、Z——三个方向的磁场强度分量值;
x——距离;
Z0——磁正常场的垂直分量;
△Z——磁异常场的垂直分量;
α——方位角;
αe——地基能量吸收系数;
β——地形视倾角;
βt——波长深度转换系数;
δa——绝对误差;
δM——均方相对误差;
ε——介电常数;
εE——外墙饰面层的空鼓率;
η——最小可分辨电平;
λ——波长;
μd——动泊松比;
ξV——计算的岩体完整性系数;
ρ——密度;
ρs——视电阻率。
▼ 展开条文说明
2.3 代 号
CT——computer tomography 层析成像或计算机扫描成像
F-K——frequency-wavenumber domain filtering 频率波数域滤波
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SPAC——spatial autocorrelation method 空间自相关法
TVG——time voltage gain 时间电压增益
WGS-84——World Geodetic System 1984 1984全球大地坐标系统
▼ 展开条文说明
3 基本规定
3.0.1 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应具备下列条件:
1 被探测对象与其周围介质间应存在足够的物性差异;
2 被探测对象应具有一定规模,能产生可被观测的地球物理异常场;
3 干扰因素产生的干扰场应相对有效异常足够小,或能被识别;
4 工作现场应具备足够空间,能布置探测装置和开展现场探测工作。
▼ 展开条文说明
3.0.2 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工作原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工作前应通过方法试验,选用有效的探测方法技术和数据采集参数;
2 工作时宜从已知到未知,从简单到复杂;当单一方法多解时,宜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探测;
3 工作时应收集和利用已有的地质、水文地质、地球物理、勘察、设计、施工及运营等资料。
▼ 展开条文说明
3.0.3 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的方法选择宜符合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可用于解决下列主要问题:
1 地层结构、风化层分带及基岩形态探测;
2 断裂、破碎带及裂隙密集带探测;
3 软弱地层、冻土层和砂砾石层探测;
4 水底地形、地层结构和水下障碍物、抛石、沉船、管线探测;
5 地下水、地热及场地热源体探测;
6 地下洞穴、岩溶、采空区、障碍物、管线及隐蔽工程探测;
7 滑坡、地面塌陷及环境污染探测;
8 隧道施工超前预报及砌衬壁厚、拱顶脱空探测;
9 地基基础检测及基础设施运维检测;
10 场地、岩土层物性参数和钻孔岩土参数测试;
11 文物古迹探测;
12 建筑节能缺陷检测;
13 其他符合本标准第3.0.1条规定条件的问题。
▼ 展开条文说明
3.0.4 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工作程序宜包括接受任务、工作准备、测量放线、数据采集、资料处理与解释、编写成果报告和成果提交等。
▼ 展开条文说明
3.0.5 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接受任务应签订合同书,明确责任。合同书内容宜包括任务编号、工程名称、工作地点、工作范围、工作任务、技术要求、工作期限、应提交的成果资料、预计工作量以及有关责任等。
3.0.6 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的工作准备应包括资料收集、现场踏勘、仪器检校、方法试验和技术设计书或施工方案编写,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资料收集时,应收集和整理测区范围内相关的工程概况、测量、地质、地球物理及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营资料等;
2 现场踏勘应了解工作环境条件、地形地貌情况,核实已收集资料的可利用程度;
3 仪器检校应按操作说明书进行,确认投入的仪器设备性能状态良好;
4 方法试验应确认探测方法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5 技术设计书或工作方案应在方法试验基础上编写,经批准后使用。
▼ 展开条文说明
3.0.7 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技术设计书或工作方案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 工作的目的、任务、范围、期限和测区位置等;
2 探测工作布置图;
3 方法选择及依据、技术要求、工作方法有效性分析、现场工作的布置及工作量估算等;
4 与地质、测量、设计、施工、管理等其他专业的配合;
5 仪器、设备、材料、车辆等资源配置;
6 施工组织及工作进度计划;
7 作业质量、安全及环境保证措施;
8 拟提交的成果资料;
9 关键的问题与对策。
▼ 展开条文说明
3.0.8 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的工作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布置测网时,测网密度应根据探测目标规模确定;
2 布设测线时,测线宜通过或靠近已知点布设,测线长度宜覆盖探测目标,探测目标上的探测点数不得少于3个。
▼ 展开条文说明
3.0.9 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工作测线起讫点、基点、转折点、异常点、地形突变点以及其他重要的物理点,应测量其平面位置和高程。
▼ 展开条文说明
3.0.10 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的测量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测量精度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测量规范》CJJ/T 8的相关规定;
2 水域探测时,测量的探测点高程应根据水位或潮位的变化进行校正;
3 探测工作使用的比例尺,不应小于同阶段、同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所使用的比例尺。
▼ 展开条文说明
3.0.11 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仪器设备及其附件应满足性能稳定、构件牢固可靠、防潮、抗震和绝缘性能良好的要求。探测仪器应在检校的有效期内,并应定期保养,探测前应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调试。
▼ 展开条文说明
3.0.12 各种探测仪器应正确操作和使用,并应由具备相应专业能力的人员进行维护。
▼ 展开条文说明
3.0.13 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应按技术设计书或探测方案实施工作程序,完整采集、及时处理探测数据,按任务要求提交成果资料。
▼ 展开条文说明
3.0.14 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的原始记录应齐全完整、数据真实,电子记录应进行备份。
▼ 展开条文说明
3.0.15 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工作应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应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
▼ 展开条文说明
3.0.16 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的质量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质量检查应根据具体探测方法选择检查方式;
2 检查点应均衡分布、随机选取,异常和可疑地段应重点检查;
3 在资料审核时应提交质量检查资料。
▼ 展开条文说明
3.0.17 当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原始数据经质量检查不合格时,应分析原因,制定措施,调整工作方案后再行探测。
▼ 展开条文说明
3.0.18 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资料处理不得使用未经检查或检查不合格的探测数据。
▼ 展开条文说明
3.0.19 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资料解释应在分析各项物性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各种已知资料,从已知到未知,先易后难、点面结合,定性指导定量。
▼ 展开条文说明
3.0.20 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宜采取相应的综合探查手段核查探测结果。
▼ 展开条文说明
3.0.21 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作业安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GB 50585的相关规定。
▼ 展开条文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1 《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GB 50040
2 《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GB/T 50269
3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
4 《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GB 50585
5 《环境核辐射监测规定》GB 12379
6 《环境空气中氡的标准测量方法》GB/T 14582
7 《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GB/T 14583
8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
9 《地下建筑氡及其子体控制标准》GBZ 116
10 《城市测量规范》CJJ/T 8
11 《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 61
12 《城镇供水管网漏水探测技术规程》CJJ 159
13 《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CJJ 181
14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
15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
16 《多道瞬态面波勘察技术规程》JGJ/T 143
标签:
本文链接:/guifan/3841.html
版权声明: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只供模板演示使用,并无任何其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