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689-2011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埋地钢质管道交流干扰防护技术标准
Standard for AC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f Buried Steel Pipelines
- 发布日期: 2011年5月12日
- 实施日期: 2012年5月1日
- 管理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出版单位: 中国计划出版社
主编部门与参编单位
- 主编单位: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西南分公司
- 参编单位:
-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前言
本标准是在广泛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后最终完成并发布的。
主要内容
本标准共分为8章和2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
- 总则
- 术语
- 基本规定
- 调查与测试
- 交流干扰防护措施
- 防护系统的调整及效果评价
- 管道安装中的干扰防护
- 运行与管理
总则
- 目的: 有效控制高压交流输电系统和交流牵引系统对埋地钢质管道的交流干扰腐蚀,减轻交流干扰和雷电对腐蚀控制系统的影响。
- 适用范围: 管道交流干扰的调查与测量、交流干扰防护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维护。
术语定义
- 交流干扰: 高压交流输电系统和交流牵引系统对埋地钢质管道产生的交流电压和电流现象。
- 交流干扰源: 包括交流电气化铁路、设施等,统称为交流干扰源。
- 交流干扰电压: 管道因交流干扰而产生的电压。
- 交流电流密度: 单位面积上的交流电流强度。
- 故障屏蔽: 通过接地体将输电塔、变电站等设施与管道之间的交流干扰隔离。
- 去耦隔直装置: 允许交流电流双向流动,切断或降低直流电流流动的装置。
基本规定
- 管道与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交流电气化铁路应保持最大间距。
- 在路径受限区域,相关建设单位应在系统设计中充分考虑管道可能受到的交流干扰。
- 对管道造成交流干扰的干扰源,应采取相应措施减轻干扰。
- 当确认管道受交流干扰影响和危害时,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调查与测试
- 调查测试:
- 当管道与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交流电气化铁路的距离大于1000米时,无需进行干扰调查测试。
- 当管道与110KV及以上高压交流输电线路靠近时,是否需要进行干扰调查测试可根据管道与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极限接近段长度与间距相对关系图确定。
- 测试工作的分类及应用:
- 初步调查测试:用于初步调查干扰程度及管地交流电位分布情况。
- 详细测试:提供实施干扰防护措施所需的技术参数。
- 防护效果评定测试:用于调整交流干扰防护系统运行参数及评定防护效果。
交流干扰防护措施
- 针对管道上的交流干扰电压进行评估,当高于4V时,应采用交流电流密度进行评估。
- 管道受交流干扰的程度可根据表3.0.6交流干扰程度的判断指标进行判定。
- 在交流干扰严重的区域,管道应安装腐蚀检查片,以便进行腐蚀及防护效果的评价。
防护系统的调整及效果评价
- 在交流干扰防护设施安装、调试、测试后,相关人员应接受电气安全培训,确保掌握相关电气安全知识。
- 对交流干扰进行防护效果评定测试,以调整防护系统运行参数及评定防护效果。
管道安装中的干扰防护
- 当管道上的交流干扰电压不高于4V时,可不采取交流干扰防护措施;高于4V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运行与管理
- 管道受交流干扰的程度可通过表3.0.6交流干扰程度的判断指标来判定。
- 对交流干扰和雷电影响防护设施安装、调试、测试后的人员应进行电气安全培训,确保具备相关电气安全知识。
引用标准名录
- 附录A: 提供了相关标准和技术参数。
- 附录B: 提供了交流腐蚀的识别方法。
本文链接:/guifan/6241.html
版权声明: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只供模板演示使用,并无任何其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