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规范 - 专注工程资料收集分享!

建筑消能减震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JGJ297-2013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建筑消能减震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eismic energy dissipation of buildings

JGJ 297-2013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013 12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48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建筑消能减震技术规程》的公告

   现批准《建筑消能减震技术规程》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 297-2013,自2013年12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4.1.1、7.1.6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程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3年6月9日

   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6]77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规程。

   本规程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地震作用与作用效应计算、消能器的技术性能、消能减震结构设计、消能部件的连接与构造、消能部件的施工、验收和维护。

   本规程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广州大学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广州大学(地址:广州市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邮政编码:510006)。

   本规程主编单位:广州大学

   本规程参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同济大学

                  清华大学

                  东南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太原理工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

                  云南大学

                  深圳华侨城房地产有限公司

                  上海隆诚实业有限公司

                  上海材料研究所

                  上海蓝科建筑减震科技有限公司

                  昆明理工大学

                  隔而固(青岛)振动控制有限公司

                  南京丹普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国方建筑机械有限公司

                  常州容大结构减振设备有限公司

                  上海赛弗工程减震技术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周福霖  周云  吕西林  程绍革 郭彦林  翁大根  李爱群  李宏男 叶列平  滕军  刘伟庆  闫维明 谭平  吴波  苗启松  曾德民 张文芳  刘文锋  叶燎原  苏经宇 刘维亚  吴从永  陈清祥  徐斌 宫海  徐赵东  潘鹏  潘文 尹学军  刘康安  佟建国  张敏 徐丽  陈明中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王亚勇  汪大绥  莫庸  娄宇 郁银泉  冯远  薛彦涛  方泰生 章一萍  陈星 吴斌

▼ 展开条文说明

1总则

1      

1.0.1  为了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在消能减震工程中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

▼ 展开条文说明

1.0.2  本规程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新建建筑结构和既有建筑结构抗震加固的消能减震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

   抗震设防烈度大于9度地区及有特殊要求的新建建筑结构和既有建筑结构抗震加固的消能减震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应按有关专门规定执行。

▼ 展开条文说明

1.0.3  按本规程设计与施工的消能减震结构,其抗震设防目标是: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消能部件正常工作,主体结构不受损坏或不需要修理可继续使用;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设防地震影响时,消能部件正常工作,主体结构可能发生损坏,但经一般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消能部件不应丧失功能,主体结构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 展开条文说明

1.0.4  消能减震结构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  术语和符号

2.1      

▼ 展开条文说明

2.1.1  消能器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

   消能器是通过内部材料或构件的摩擦,弹塑性滞回变形或黏(弹)性滞回变形来耗散或吸收能量的装置。包括位移相关型消能器、速度相关型消能器和复合型消能器。

2.1.2  消能减震结构  energy dissipation structure

   设置消能器的结构。消能减震结构包括主体结构、消能部件。

2.1.3  位移相关型消能器  displacement dependent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

   耗能能力与消能器两端的相对位移相关的消能器,如金属消能器、摩擦消能器和屈曲约束支撑等。

2.1.4  速度相关型消能器  velocity dependent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

   耗能能力与消能器两端的相对速度有关的消能器,如黏滞消能器、黏弹性消能器等。

2.1.5  复合型消能器  composite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

   耗能能力与消能器两端的相对位移和相对速度有关的消能器,如铅黏弹性消能器等。

2.1.6  金属消能器  metal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

   由各种不同金属材料(软钢、铅等)元件或构件制成,利用金属元件或构件屈服时产生的弹塑性滞回变形耗散能量的减震装置。

2.1.7  摩擦消能器  friction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

   由钢元件或构件、摩擦片和预压螺栓等组成,利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元件或构件间相对位移时产生摩擦做功而耗散能量的减震装置。

2.1.8  屈曲约束支撑  buckling-restrained brace

   由核心单元、外约束单元等组成,利用核心单元产生弹塑性滞回变形耗散能量的减震装置。

2.1.9  黏滞消能器  viscous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

   由缸体、活塞、黏滞材料等部分组成,利用黏滞材料运动时产生黏滞阻尼耗散能量的减震装置。

2.1.10  黏弹性消能器  viscoelastic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

   由黏弹性材料和约束钢板或圆(方形或矩形)钢筒等组成,利用黏弹性材料间产生的剪切或拉压滞回变形来耗散能量的减震装置。

2.1.11  消能部件  energy dissipation part

   由消能器和支撑或连接消能器构件组成的部分。

2.1.12  消能减震层  energy dissipation layer

   布置消能部件的楼层。

2.1.13  附加阻尼比  additional damping ratio

   消能减震结构往复运动时消能器附加给主体结构的有效阻尼比。

2.1.14  附加刚度  additional stiffness

   消能减震结构往复运动时消能部件附加给主体结构的刚度。

2.1.15  消能器极限位移  ultimate displacement of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

   消能器能达到的最大变形量,消能器的变形超过该值后认为消能器失去消能功能。

2.1.16  消能器极限速度  ultimate velocity of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

   消能器能达到的最大速度值,消能器的速度超过该值后认为消能器失去消能功能。

2.1.17  消能器设计位移  design displacement of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

   消能减震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消能器达到的位移值。

2.1.18  消能器设计速度  design velocity of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

   消能减震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消能器达到的速度值。

2.2 符号

2.2      

▼ 展开条文说明

2.2.1  结构参数

   Fsy——设置消能部件的主体结构层间屈服剪力;

   Kt——结构抗扭刚度;

   Ti——消能减震结构的第i阶振型周期;

   ζ——消能减震结构总阻尼比;

   ζ1——主体结构阻尼比;

   ω——结构自振频率;

   △upy——消能部件在水平方向的屈服位移或起滑位移;

   △usy——设置消能部件的主体结构层间屈服位移。

2.2.2  消能器参数

   CD——消能器的线性阻尼系数;

   Cj——第j个消能器由试验确定的线性阻尼系数;

   Fd——消能器在相应位移下的阻尼力;

   G′——黏弹性材料剪切模量;

   G″——黏弹性材料储存模量;

   Kb——支撑构件沿消能方向的刚度;

   tv——黏弹性消能器的黏弹性材料的总厚度;

   Wcj——第j个消能部件在结构预期层间位移△uj下往复循环一周所消耗的能量;

   [γ]——黏弹性材料允许的最大剪切应变;

   ζd——消能部件附加给结构的有效阻尼比;

   △udmax——沿消能方向消能器最大可能的位移;

   △u——沿消能方向消能器的位移。

3基本规定

3.1 一般要求

3  基本规定

3.1  一般要求

3.1.1  消能减震结构设计可分为新建消能减震结构设计和既有建筑结构消能减震加固设计。

▼ 展开条文说明

3.1.2  新建消能减震结构的抗震设防目标应符合本规程第1.0.2条的规定,既有建筑结构采用消能减震加固时,抗震设防目标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23规定。

▼ 展开条文说明

3.1.3  消能减震结构的抗震性能化设计,应根据建筑结构的实际需求,分别选定针对整个结构、局部部位或关键部位、关键部件、重要构件、次要构件以及建筑构件和消能部件的性能目标。

▼ 展开条文说明

3.1.4  确定消能减震结构设计方案时,消能部件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消能部件宜根据需要沿结构主轴方向设置,形成均匀合理的结构体系。

   2  消能部件宜设置在层间相对变形或速度较大的位置。

   3  消能部件的设置,应便于检查、维护和替换,设计文件中应注明消能器使用的环境、检查和维护要求。

3.1.5  消能器的选择应考虑结构类型、使用环境、结构控制参数等因素,根据结构在地震作用时预期的结构位移或内力控制要求,选择不同类型的消能器。

▼ 展开条文说明

3.1.6  当消能减震结构遭遇设防地震和罕遇地震后,应对消能器进行检查和维护。

▼ 展开条文说明

3.1.7  抗震设防烈度为7、8、9度时,高度分别超过160m、120m、80m的大型消能减震公共建筑,应按规定设置建筑结构的地震反应观测系统,建筑设计应预留观测仪器和线路的位置和空间。

▼ 展开条文说明

3.2 消能器要求

3.2  消能器要求

3.2.1  消能器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消能器应具备良好的变形能力和消耗地震能量的能力,消能器的极限位移应大于消能器设计位移的120%。速度相关型消能器极限速度应大于消能器设计速度的120%。

   2  在10年一遇标准风荷载作用下,摩擦消能器不应进入滑动状态,金属消能器和屈曲约束支撑不应产生屈服。

   3  消能型屈曲约束支撑和屈曲约束支撑型消能器应满足位移相关型消能器性能要求。

   4  消能器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环境适应性。

▼ 展开条文说明

3.2.2  应用于消能减震结构中的消能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消能器应具有型式检验报告或产品合格证。

   2  消能器的性能参数和数量应在设计文件中注明。

3.2.3  消能器的抽样和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消能器的抽样应由监理单位根据设计文件和本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

   2  消能器的检测应由具备资质的第三方进行。

▼ 展开条文说明

571'>《建筑消能减震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JGJ 297-2013

8.7 消能部件的维护

8.7  消能部件的维护

8.7.1  消能部件的检查根据检查时间或时机可分为定期检查和应急检查,根据检查方法可分为目测检查和抽样检验。

▼ 展开条文说明

8.7.2  消能部件应根据消能器的类型、使用期间的具体情况、消能器设计使用年限和设计文件要求等进行定期检查。金属消能器、屈曲约束支撑和摩擦消能器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可不进行定期检查;黏滞消能器和黏弹性消能器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一般10年或二次装修时应进行目测检查,在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时应进行抽样检验。消能部件在遭遇地震、强风、火灾等灾害后应进行抽样检验。

8.7.3  消能器目测检查时,应观察消能器、支撑及连接构件等的外观、变形及其他问题。目测检查内容及维护方法应符合表8.7.3的规定。

表8.7.3  消能器检查内容及维护方法

8.7.4  支撑目测检查时,应检查支撑、连接部位变形和外观及其他问题等,目测检查内容及维护处理方法应符合表8.7.4的规定。

表8.7.4  支撑目测检查内容及维护处理方法

8.7.5  消能部件抽样检验时,应在结构中抽取在役的典型消能器,对其基本性能进行原位测试或实验室测试,测试内容应能反映消能器在使用期间可能发生的性能参数变化,并应能推定可否达到预定的使用年限。

▼ 展开条文说明

 本规程用词说明

本规程用词说明

1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引用标准名录

引用标准名录

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3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

4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23

5 《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

6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

7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

8 《钢结构焊接规范》GB 50661

9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 228.1

10 《碳素结构钢》GB/T 700

11 《金属材料 室温压缩试验方法》GB/T 7314

12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

13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

14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 33

15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

16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JGJ 82

17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

18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 145

19 《建筑消能阻尼器》JG/T 209

 自2022年1月1日起废止的条文


本文链接:/guifan/3636.html

版权声明: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只供模板演示使用,并无任何其它意义!

发表评论 共有 0 条评论)

联系客服
网站客服 业务合作 Q交流群
123456789
公众号
公众号
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