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栅国家标准概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隔离栅 第1部分:通则》(GB/T 26941.1-2011)于2011年9月29日发布,并于2012年5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
标准内容概要
GB/T 26941.1-2011详细规定了隔离栅产品的组成、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随行文件。该标准适用于道路用隔离栅产品,机场、铁路、体育场等场所也可参照使用。
引用文件
本标准引用了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例如:
- GB/T 470 锌锭
- GB/T 1732 漆膜耐冲击性测定法
- GB/T 1771 色漆和清漆 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
- GB/T 4956 磁性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覆盐层厚度测量磁性法
- GB/T 9286-1998 色漆和清漆 漆膜的划格试验
- GB/T 10125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 盐雾试验
- GB/T 16422.2 塑料 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 第2部分:氙弧灯
- JT/T 495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质量检验抽样及判定
- JT/T 593-2004 公路沿线设施塑料制品耐候性指标及测试方法
- JT/T 600.1 公路用防腐蚀粉末涂料及涂层 第1部分:通则
- JT/T 684-2007 钢构件镀锌层附着性能测试仪
- YB/T 179 铷-5%铝-稀土合金镀层钢绞线
- BS EN 10244-2 钢丝及其制品 钢丝上的非有色金属涂层 第2部分:锌和锌合金涂层
产品组成和分类
隔离栅产品由网片、立柱、斜撑、门柱、连接件等部件组成,具体分类如下:
网片分类
立柱分类
- 焊缝焊接钢管立柱
- 冷轧等边角钢和冷轧内卷边槽钢立柱
- 方管和矩形管立柱
- 燕尾立柱
- 混凝土立柱
防腐处理分类
- 热浸镀锌隔离栅
- 铷铝合金涂层隔离栅
- 浸塑隔离栅
- 双涂层隔离栅
技术要求
一般要求
- 整张网面平整,无断丝,网孔无明显歪斜。
- 钢丝防腐处理前表面不应有裂纹、斑痕、折叠、竹节及明显的纵面拉痕,且钢丝表面不应有锈蚀。
- 钢管防腐处理前不应有裂缝、结疤、折叠、分层和搭焊等缺陷存在。
- 采用连续热镀锌钢板和钢带成型的立柱,应在焊缝处进行补锌或整体表面电泳等防腐形式处理。
- 型钢防腐处理前表面不应有气泡、裂纹、结疤、折叠、夹杂和端面分层;允许有不大于公称厚度10%的轻微凹坑、凸起、压痕、发纹、擦伤和压入的氧化铁皮。
- 混凝土立柱表面应密实、平整,无裂缝和扭曲;如有蜂窝、麻面,其面积之和不应超过同侧面积的10%。
- 螺栓、螺母和带螺纹构件在热浸镀锌后,应清理螺纹或做离心分离。采用热渗铝代替热浸镀锌防腐处理时,其防腐层质量参照热浸镀锌。
防腐处理质量
- 所有销构件均应进行防腐处理,应采用热浸镀锌、锌铝合金涂层、浸塑以及双涂层等防腐处理方法。当使用其他防腐处理方法时,应有可靠的技术数据和试验验证资料,其防腐性能应不低于本标准规定的热浸镀锌方法的相应要求。
- 热浸镀锌层的质量应符合表1的规定。
- 锌铝合金涂层应符合BS EN 10244-2的相关规定。
- 单涂塑构件宜采用热塑性涂塑层,涂塑前应作相应的前处理,涂塑层为聚乙烯、聚氯乙烯等热塑性粉末涂层,其涂塑层厚度应符合表4的规定。
- 涂塑层性能应符合表5的规定。
- 双涂层构件的第一层为金属镀层,第二层为非金属涂层,各层质量或厚度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格内容
- 表1:镀锌层附着量
- 表4:涂塑层厚度
- 表5:涂塑层性能
- 表6:双涂层厚度
结论
GB/T 26941.1-2011详细规范了隔离栅产品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防腐处理标准,为道路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该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隔离栅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其长期有效使用。
通过上述内容的整理,标准中的关键信息得以清晰呈现,同时删除了敏感信息,保留了核心内容。
本文链接:/guifan/8201.html
版权声明: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只供模板演示使用,并无任何其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