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无附框的窗框安装,应采用先粉内框、再装窗框、后粉外框的施工工艺,且窗台处应粉成直径不小于15mm的圆角;
8 外窗周边发泡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不宜大于20mm,窗框与洞口之间填充的聚氨酯发泡胶应均匀、饱满。打胶后,应及时拆下挡板,并在发泡胶结膜前将溢出泡沫向框内压平,发泡胶成型后不宜切割;
2) 打胶前,应先将窗框与墙体间缝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干燥后方可施打,在缝外侧用挡板挡住缝隙,连续施打,一次成型,充填饱满。溢出框外的发泡剂应在结膜前塞入缝隙内;
3) 临时固定用木楔或支撑垫块撤掉后的空隙,应采用聚氨酯发泡胶填塞。
9 外窗周边嵌填密封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密封胶应在粉刷涂料前完成,打胶要保证基层干燥,无裂纹、气泡,转角处平顺、严密;
2) 打胶前,应将窗框表面及嵌胶缝内的杂物清理干净,除去浮灰,打胶部位两侧的窗框及墙面宜用遮蔽条遮盖严密;
3) 密封胶施打应均匀饱满,表面应平整光滑顺直,刮胶缝的余胶不得重复使用;
4) 外墙装饰面层与窗框之间应留5mm宽的打胶槽口。
9.2.2 玻璃幕墙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玻璃幕墙的抗风压、气密、水密、保温、隔声等性能分级,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幕墙、门窗通用技术条件》GB/T 31433分级,其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2 玻璃幕墙的耐候密封应采用硅酮结构密封胶,硅酮结构密封胶使用前应经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进行与其相接触材料的相容性和剥离粘结性试验,应对邵氏硬度、标准状态拉伸粘结性能进行复验。
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得使用。进口硅酮结构密封胶应具有商检报告;
3 构件式玻璃幕墙中硅酮建筑密封胶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硅酮建筑密封胶的施工厚度应大于3.5mm,施工宽度不宜小于施工厚度的2倍,较深的密封槽口底部应采用聚乙烯发泡材料填充;
2) 硅酮建筑密封胶在接缝内应两对面粘结,不应三面粘结。
4 玻璃幕墙采用中空玻璃时,中空玻璃应采用双道密封。一道密封应采用丁基热熔密封胶,隐框、半隐框及点支承玻璃幕墙用中空玻璃的二道密封应采用硅酮结构密封胶;明框玻璃幕墙用中空玻璃
的二道密封宜采用聚硫类中空玻璃密封胶,也可采用硅酮密封胶。
二道密封应采用专用打胶机进行混合、打胶;
5 隐框和半框玻璃幕墙,其玻璃与铝型材的粘结必须采用中性硅酮结构密封胶;全玻幕墙和点支撑幕墙采用镀膜玻璃时,不应采用酸性硅酮结构密封胶粘结;
6 硅酮建筑密封胶不宜在夜晚、雨天打胶,打胶温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要求,打胶时打胶面应清洁、干燥;
7 全玻幕墙的板面不得与其他刚性材料直接接触。板面与装修面或结构面之间的空隙不应小于8mm,且应采用密封胶密封。
9.2.3 细部节点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门窗上楣和凸出外墙面窗台的外口下沿及门上雨棚应做滴水线或滴水槽,滴水槽的宽度和深度不应小于10mm,滴水线或滴水槽末端距外墙面20mm~30mm。外窗台面应做5%泄水坡度,内外高
差不小于10mm;
2 外窗台应设置强度不低于C20的钢筋混凝土压顶,配置抗裂钢筋或钢筋网片,钢筋锚入两侧结构内;
3 外窗底框顶标高应高出外窗台面,不应小于 20mm,宜小于50mm。室内窗台应高于室外窗台10mm。
条文说明:
9 门 窗 工 程
本节从设计、施工、检测等各角度在门窗、玻璃幕墙安装、细部节点方面提出了门窗工程裂缝与渗漏的防控措施。
9.1 设 计
9.1.1 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开启窗扇尺寸,相比《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10.4.7条提出更高要求。
9.1.2 玻璃幕墙设计
1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102第4.2.5条:玻璃幕墙可开启部分水密性等级“宜”与固定部分相同;本条款对此提出更高要求。
2 保温材料受潮后保温性能会明显降低,所以保温材料应具有防潮性能,否则应采取有效的防潮措施。
9.2 施 工
9.2.1 门窗施工
1 本条款主要规定了外窗进场后要对其性能指标进行复验。
2 外窗气密性与密封胶条质量紧密相关,而且密封胶条的质量还影响外窗的使用寿命,质量差的密封胶条使用一两年后就会出现收缩、龟裂、发硬等现象,逐步丧失其防水效果。现场对外窗气密性检测结果发现,不少外窗气密性不符合要求,经分析基本上都是密封胶条质量差引起的。
3 对洞口尺寸及标高逐一校核,可以保证门窗框与墙体间有适合的间隙。现场可通过查验产品质量合格证书和手试等方法来识别密封胶条的质量。好的胶条手感柔软,拉拽不易扯断,并有较明显的弹力,松手后可立即恢复原状。所以本条款应选择耐候性和弹性好的密封胶条等。
4 门窗洞口的位置、尺寸偏差过大,导致门窗与墙体间的塞缝困难且质量难以保证,进而造成渗漏。采用长脚膨胀螺栓穿透型材固定窗框会破坏梁柱的性能,故严禁使用。
5 门窗洞口的位置、尺寸偏差过大,导致门窗与墙体间的塞缝困难且质量难以保证,进而造成渗漏。采用长脚膨胀螺栓穿透型材固定窗框会破坏梁柱的性能,故严禁使用。
6 先粉内框、再装窗框、后粉外框的施工工艺具有很好的防水性能。这一施工工艺结合斜窗台的最大特点是:雨雪水渗透到外窗框与墙体间的缝隙内时,也不会渗漏到室内,而且还可纠正外窗框粉刷不方正的质量问题。
9.2.2 玻璃幕墙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框支承玻璃幕墙玻璃板材间硅酮建筑密封胶的施工厚度,一般要控制在3.5mm~4.5mm,太薄对保证密封质量和防止雨水渗漏不利,同时对承受铝合金框热胀冷缩产生的变形也不利。当胶承受拉应力时,太厚也容易被拉断或破坏,失去密封和防渗漏作用。硅酮建筑密封胶的施工宽度不宜小于厚度的 2 倍或根据实际接缝宽度决定。硅酮建筑密封胶在接缝内要形成两面粘结,不要三面粘结,否则,胶在反复拉压时,容易被撕裂,失去密封和防渗漏作用。为防止形成三面粘结,可在硅酮建筑密封胶施工前,用无粘结胶带置于胶缝的底部(槽口底部),将缝底与胶分开。
2 单道密封中空玻璃仅使用硅酮胶或聚硫胶时,气密性差,水气容易进入中空层,影响使用效果,不适用单独在幕墙上使用,但硅酮胶和聚硫胶的粘结强度较高;以聚异丁烯为主要成分的丁基热熔胶的密封性优于硅酮胶和聚硫胶,但粘结强度较低,也不能单独使用。因此,幕墙用中空玻璃应采用双道密封。用丁基热熔胶做第一道密封,可弥补硅酮胶和聚硫胶的不足,用硅酮胶或聚硫胶做二道密封,可保证中空玻璃的粘结强度。
3 框支承幕墙的骨架主要是铝合金型材,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会与酸性硅酮结构密封胶发生化学反应,使结构胶与铝合金表面发生粘结破坏;镀膜玻璃表面的镀膜层也含有金属元素,也会与酸性硅酮结构密封胶反应,发生粘结破坏。因此,框支承幕墙工程中必须使用中性硅酮结构密封胶。全玻幕墙、点支承幕墙采用非镀膜玻璃时,可采用酸性硅酮结构密封胶。
4 硅酮建筑密封胶的施工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夜间光照不足,雨天缝内潮湿,均不宜打胶。打胶温度应在标准规定的温度范围内,打胶前确保打胶面干燥、清洁无杂物。
5 全玻幕墙的玻璃表面均应与周围结构面和装饰面留有足够的空隙,以适应玻璃的温度变形和其他受力变形,防止因变形受限而使玻璃开裂。
10 屋 面 工 程
10.1 设 计
10.1.1 屋面排气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规范《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5的相关要求。
10.1.2 当为屋面动力设备供电的线管管径较大时,应根据线管外径结合屋面坡度综合考虑敷设方式,当无法暗敷时,宜采用封闭桥架架空敷设,架空高度以不影响正常通行为宜(不上人屋面架空高度不
宜小于300mm)。
10.1.3 细石混凝土刚性保护层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厚度不应小于50mm,分格缝纵横间距不应大于4m,缝宽为10mm~20mm;并应用密封材料嵌填;
2 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内应配C6@100双向钢筋网片;
标签:
本文链接:/guifan/5516.html
版权声明: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只供模板演示使用,并无任何其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