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喷泉水景工程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rtificial fountain and water scenery engineering
CJJ/T 222-2015
发布日期2015年2月5日 实施日期2015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744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喷泉水景工程技术规程》的公告
现批准《喷泉水景工程技术规程》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T 222-2015,自2015年10月1日起实施。
本规程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5年2月5日
前言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1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1]17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设计;5.施工;6.验收;7.运行、维护和管理。
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喷泉水景委员会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喷泉水景委员会(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88号,邮编:100097)。
本规程主编单位: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
浙江鸿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本规程参编单位:大连福瑞喷泉有限公司
北京中科水景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佳景园喷泉设备有限公司
深圳市戴思乐泳池设备有限公司
扬州恒源自来水喷泉设备有限公司
天津大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建通兴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西湖喷泉设备成套有限公司
江苏双龙水设备有限公司
杭州汉禺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东方光大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华润喷泉喷灌有限公司
深圳市水体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陕西极水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广州市水艺喷泉灌溉园林有限公司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中科鸿正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上海福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陕西东方经典喷泉景观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沃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张小阳 王云中 卢少波 张青虎 古小琳 曹捩 许晓平 徐佳 王连涛 苏欣 裴少云 喻笑迎 胡迦慈 石磊 徐继来 周昱 陈祖林 李良君 郑航 贾志学 庞昱 何文 王跟东 傅伟 钱东郁 蒋盘福 权桂芳 瞿扬清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郑克白 张存民 徐元德 陈志杰 史福生 杨征 罗金耀 梁伊任 于向东 蔡彬 徐扬纲 李梅丹
1 总 则
1.0.1 为使喷泉水景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维护和管理等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
▼ 展开条文说明
1.0.2 本规程适用于城镇、公共建筑、住宅小区等新建、扩建或改建的室内外喷泉水景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维护和管理。
▼ 展开条文说明
1.0.3 喷泉水景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维护和管理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 展开条文说明
2 术 语
2.0.1 喷泉水景 fountain scenery
以喷泉为主要景观元素营造的水景景观。
2.0.2 水喷泉 opening fountain
水体直接暴露在外,人能看到水池、水面及喷水设备的喷泉,也称为敞露式喷泉。
2.0.3 旱喷泉 covering fountain
水池和喷水设备均被覆盖,地面上只留有喷水口的喷泉。
2.0.4 水旱喷泉 opening-dry fountain
水喷泉和旱喷泉相结合的综合性喷泉。
2.0.5 景观用水 water for water scenic use
用于营造景观水体和各种水景构筑物的用水的总称。
2.0.6 娱乐性景观用水 water for recreational water scenic use
人体可接触或部分接触的水景景观用水,如:水景河道、儿童戏水池、人可涉入的其他水体等。
2.0.7 观赏性景观用水 water for ornamentation water scenic use
非人体直接接触的水景景观用水,如:不设娱乐设施的景观河道、人工湖泊及其他观赏性景观用水。
2.0.8 高压人工造雾 artificial water-mist with high pressure
常温清水经净化加压后,通过高压配水管网从特制喷头的喷口喷出直径为微米级的水粒,在空气中云集,形成白色雾状的景观。
2.0.9 高压人工造雾装置 device of artificial water-mist with high pressure
能够对常温清水净化并加压产生高压人工造雾的设备。
2.0.10 水火相融景观 water scenery mingling with gushing fire
喷水与喷火同时出现的喷泉水景景观。
3 基本规定
3.0.1 喷泉水景工程应满足安全、卫生、实用、美观、经济和节能、节水的要求,并应便于运行、维护和管理。
▼ 展开条文说明
3.0.2 建造在湖泊、河道上的喷泉水景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防洪标准》GB 50201的有关规定。
▼ 展开条文说明
3.0.3 喷泉水景工程的设备设施等的安装、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风机、压缩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75和《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的有关规定。
▼ 展开条文说明
4 设 计
4.1 一般规定
4.1.1 喷泉水景工程中的建(构)筑物应满足喷泉水景工程系统的安装、操作和维修要求。
4.1.2 喷泉水景工程中建(构)筑物的规划布置、总体设计,应与喷泉水景的功能及周边环境相协调。
▼ 展开条文说明
4.1.3 泵站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和《泵站设计规范》GB 50265的有关规定。
▼ 展开条文说明
4.1.4 建(构)筑物预埋件的埋入位置应准确。
▼ 展开条文说明
4.1.5 所有穿池壁和池底的管道均应设置止水环或防水套管。
▼ 展开条文说明
4.1.6 自然水体中建(构)筑物的维修通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上建(构)筑物不应影响行洪功能、航运通行,并宜设置维修通道。
2 通道地坪标高应根据喷泉水景水体大小、风浪等因素确定;当无资料参考时,应高出通道所在位置水体设计(高)水位标高0.5m。
3 通道宽度不应小于0.8m,当有设备运输时,其宽度应满足设备运输要求。
4 通道两侧应设置人行栏杆。栏杆材料、间距、高度等应满足运行人员安全要求。
5 通道应设置限制游人攀爬的警示标志。
▼ 展开条文说明
4.1.7 喷泉水景水体的安全防护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旱喷泉、水旱喷泉的地面和水喷泉供儿童涉水部分的池底应采取防滑措施,喷射水流不得危及人身安全;
2 无护栏景观水体的近岸2m范围内及园桥、汀步附近2m范围内,水深不应大于0.5m;
3 在湖泊、河流等天然水体上建造喷泉水景时,应在其覆盖范围的湖泊、河流一侧或两岸设置警戒线和警示标志。
▼ 展开条文说明
4.2 给水排水
4.2.1 给水排水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的有关规定。
4.2.2 给水排水系统的设计应满足喷泉水景工程的水量、水压和水质的要求。
▼ 展开条文说明
4.2.3 喷泉水景工程的水源应根据区域内条件选择。
▼ 展开条文说明
4.2.4 天然或人工河道、湖泊、水库应经污水截流整治后,经河道清淤和堤岸护坡等治理后,方可作为喷泉水景水体。
▼ 展开条文说明
4.2.5 喷泉水景工程的水体水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人体非全身性接触的水景景观用水水质应符合国家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规定的Ⅲ类标准;
2 人体非直接接触的水景景观用水水质应符合国家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规定的Ⅳ类标准;
3 高压人工造雾设备的出水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的有关规定;
4 在水资源匮乏地区,采用再生水(中水)作为初次注水或补水水源时,其水质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 18921的有关规定。
▼ 展开条文说明
4.2.6 喷泉水景工程的水体水质不能达到本规程第4.2.5条规定的水质标准时,应采取水质净化处理措施。
4.2.7 水质保障措施及水质处理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质保障措施及水质处理方法的选择应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2 宜利用天然或人工河道,且应使水体流动;
3 宜通过设置喷泉、瀑布、跌水等措施增加水体溶解氧;
4 流动缓慢的静态自然水体宜采取生态修复工程净化水质;
5 应采取抑制水体中菌类生长、防止水体藻类滋生的措施;
6 容积小于等于500m3的景观水体,宜采用物理化学处理方法;
7 容积大于500m3的景观水体,宜采用生态生化处理方法。
▼ 展开条文说明
4.2.8 喷泉水景人工水体注水充满时间,应根据水池体量、使用性质、水源条件等因素确定。
▼ 展开条文说明
4.2.9 喷泉水景工程补水的水源应符合本规程第4.2.3条的规定。
4.2.10 喷泉水景工程需要人工补水时,补水量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Q——补水量(m3/d);
Q1——蒸发量(m3/d);
Q2——漂移损失量(m3/d);
Q3——渗漏量(m3/d);
Q4——其他或未预见损失水量(m3/d)。
▼ 展开条文说明
4.2.11 喷泉水景工程注水、补水系统应安装用水计量装置。
▼ 展开条文说明
4.2.12 各类封闭的人工水体用水应循环使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量在100m3以下时,不宜设置单独的水质处理循环系统。
2 水量在100m3~500m3时,宜设置独立的水质处理循环系统。
3 水量在500m3以上其水质不能达标时,应设置独立的水质处理循环系统。
4 旱泉应设置水质处理系统。
5 水处理系统的循环周期应根据水体水量、水体水质确定,不同水量及不同水质的水处理系统的循环周期应符合表4.2.12的规定。
6 当多个喷泉水景水池共用一个水处理循环系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个水池的回水应分别接至水处理循环系统,且应在各回水管上设置调节控制阀;
表4.2.12 不同水量及不同水质的水处理系统的循环周期
2)净化后的水应分别输送至每个水池,且应在每个水池的给水管上设置调节控制阀;
3)同一喷泉,由多个不同高程的水池组成时,在循环给水管道上应设置止回阀。
▼ 展开条文说明
4.2.13 单独设置的专用泵房宜靠近喷泉水景水体。
▼ 展开条文说明
4.2.14 水景水池池底平面形状和尺寸应满足管道、水泵、给水口、排水口、溢流口、泵坑(或吸水坑)等的布置要求。
4.2.15 水景水池内最高喷水水柱距水池边缘或收水线边缘的距离,应根据水柱高度、水滴飘移距离核算,且不得小于水柱高度的一半。水池收水线范围内收水坡度应坡向水池中心,且收水坡度不应小于2%。
▼ 展开条文说明
4.2.16 旱泉的水池管沟宜采用槽沟形设计,且水池中心应设置调蓄水池。其调蓄水池的容积应根据耗水量和调节水量确定。
▼ 展开条文说明
4.2.17 水池深度应根据水景形式、喷头性能参数、数量、配水管管径、水泵设置方式及施工安装要求等因素确定。
4.2.18 水景造景给水系统水泵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泵流量和扬程应根据造景系统设计规模、喷头水力参数、喷头数量、管道系统的水头损失和喷头的局部水头损失及水头位置等因素经计算确定;
2 水泵宜选用潜水泵,池水较浅或要求水泵高度较低的场所宜选用卧式潜水泵;
3 压力需求不同的喷泉造景单元的给水系统,水泵宜分开设置;
4 在允许游人涉水的区域,应在池外设置专用泵房,水泵宜采用离心泵,吸水方式宜采用自灌式或自吸式;当必须在池内设置水泵时,应采取防触电等安全措施;
5 人造水景给水系统可不设置备用泵。
4.2.19 水处理系统水泵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泵的流量和扬程应根据设计循环水量、景观水体液位差及管道系统的水头损失等经计算确定;
2 设在景观水池之外的水泵宜选离心泵,并应符合本规程第4.2.20条的规定;
3 水景水处理系统可不设置备用泵。
4.2.20 潜水泵滤网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所选喷头的喷嘴口径小于潜水泵进水滤网孔径时,应在水泵进水口处增设滤网,滤网孔径宜大于45目小于30目;
2 滤网应采用不锈钢、铜等耐腐蚀性材料。
4.2.21 阀门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管径小于等于50mm时,宜采用截止阀;管径大于50mm时,宜采用闸阀或蝶阀;
2 双向流动的管段上,应采用闸阀;
3 快速启闭的阀门,应采用快开阀;
4 连接喷头支管上的调节阀,可选用不锈钢材质或铜材质的调节阀;当支管上不装调节阀时,应在每台水泵的出水管或干管上安装调节阀,调节阀可选用闸阀或蝶阀;
5 两台以上水泵并联工作或交替工作时,每台水泵出水管上应设置止回阀;
6 程控喷泉、音乐喷泉、跑泉、跳泉等,当采用阀门控制时,可选用水下专用阀门。
4.2.22 有水位控制和补水要求的喷泉水景工程应设置给水管、配水管、循环水管、溢流管、排水管等配件设施。管道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设置在水景水池外的水泵,在供给不同喷头组的分供水管上应设置流量调节装置,其位置应设在便于观察喷射水流处,且应隐蔽和便于操作;
2 管路变径处应采用异径管及异径管件作渐变连接方式;
3 管道连接处应严密、光滑、牢固。
4.2.23 喷泉水景水池的给水口设置数量、大小应满足水池注水、补水时的水量要求。
4.2.24 喷泉水景水池的排水口、溢水口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设置给水口的喷泉水景工程均应设置排水口,暴雨不允许池水水位升高时,应设置溢水口;
2 排水口的设置数量、大小应满足水池排水量的要求;
3 宜采用重力排水方式;
4 池底排水口应设格栅,栅条间隙应经计算确定;
5 溢水口的形式、尺寸应满足溢水量的要求;
6 溢水口宜设置格栅,栅条间隙应经计算确定。
4.2.25 喷泉造型类给水系统,每组造型的管道、阀门和喷头宜构成一个独立的运行单元。每个运行单元中的喷头宜采用相同的型号、规格。
▼ 展开条文说明
4.2.26 喷泉水景管网主管道设计流速宜按表4.2.26的规定选用。
表4.2.26 管道设计流速(m/s)
4.2.27 不应发散的喷泉水景造型,其喷头前应有一段长度不小于10倍喷头入口管径的直管段,有特殊要求时可设置整流装置。
▼ 展开条文说明
4.2.28 喷泉水景喷头的选取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喷泉喷头》CJ/T 209的有关规定。室外喷泉工程应采用不锈钢或铜质的喷头,室内喷泉工程可选用工程塑料或尼龙的喷头。
▼ 展开条文说明
4.2.29 管材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管材的材质应根据环境与水景水体的水质确定;
2 室外喷泉水景工程,管道和其他配件的材质不应采用易老化、脆化、变形的塑料或橡胶;
3 喷泉工程的管道宜选用不锈钢管、铜管、热镀锌钢管及PE、PPR、PVC塑料管等,接口可采用焊接、卡压、法兰等方式连接。当采用焊接时,热镀锌钢管的焊口应进行防腐处理,不锈钢管的焊口应进行钝化处理。
▼ 展开条文说明
4.2.30 冰冻地区喷泉水景工程的防冻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冰冻期停运的喷泉水景工程,所有管道、设备及池体应有放空措施;
2 河湖上的喷泉水景工程,冰冻面以上管道应采取放空措施。冰层较薄地区冰冻层内的管道、喷头可采取电伴热等措施;在冰层较厚地区不应在冰冻层内设置喷头、阀门、水泵等。
▼ 展开条文说明
4.2.31 高压人工造雾系统的喷头、管材和配件宜选用不锈钢、铜、尼龙等材料。当喷头处于易受外力损伤的位置时,应采取防撞措施。
▼ 展开条文说明
4.2.32 水幕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5℃~45℃的环境中,应正常工作。
2 应根据水幕发生装置形成的水幕参数合理选择水泵。
3 当风力小于等于3级时,水幕发生器所形成的水幕尺寸应满足设计成像要求。扇形水幕张角应在160°~180°,水幕弦长与高比宜为3:1。当采用两个扇形水幕叠加时,影像投影应作防失真处理。不宜使用扇形水幕时,应选用矩形水幕。
4 水幕系统应满足密封性能要求。
5 水幕系统应满足强度性能要求。
6 采用钢结构支撑固定水幕发生装置时,支撑构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的有关规定。
'>《喷泉水景工程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CJJ/T 222-2015附录B 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表B 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编号:
本规程用词说明
1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引用标准名录
1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
2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
3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
4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
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
6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
7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5
8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
9 《34~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 50060
10 《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1
1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
1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
13 《防洪标准》GB 50201
14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
15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
16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 50231
17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
18 《泵站设计规范》GB 50265
19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
20 《风机、压缩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75
2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
2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
23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 50312
24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39
25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
26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 2894
27 《电气控制设备》GB/T 3797
2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
29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泵的特殊要求》GB 4706.66
30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 第1部分:一般要求》GB/T 5013.1
31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 第4部分:软线和软电缆》GB/T 5013.4
32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
33 《灯具 第2-18部分:特殊要求 游泳池和类似场所用灯具》GB 7000.218
34 《激光产品的安全 第1部分:设备分类、要求》GB 7247.1
35 《建筑物电气装置 第5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第523节:布线系统载流量》GB/T 16895.15
36 《低压电气装置 第4-41部分:安全防护 电击保护》GB 16895.21
37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 18921
38 《电力变压器、电源装置和类似产品的安全 第09部分:电铃和电钟变压器的特殊要求》GB 19212.09
39 《电压变压器、电源装置和类似产品的安全 第10部分:Ⅲ类手提钨丝灯用变压器的特殊要求》GB 19212.10
40 《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 33
41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
42 《喷泉喷头》CJ/T 209
标签:
本文链接:/guifan/3139.html
版权声明: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只供模板演示使用,并无任何其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