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crete structures reinforced with welded steel fabric
JGJ 114-2014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014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307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公告
现批准《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 114-2014,自2014年10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1.3、3.1.5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14-2003同时废止。
本规程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4年2月10日
前言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1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1]17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14-2003。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材料;4设计计算;5构造规定;6施工及验收。本规程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增加了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500MPa级热轧带肋钢筋及细晶粒热轧带肋钢筋焊接网;
2.修改了冷加工钢筋焊接网的强度设计值;
3.修改了焊接网板类受弯构件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的有关规定;
4.调整了钢筋焊接网的锚固长度及板类受弯构件最小配筋率的规定;
5.规定冷拔光面钢筋焊接网仅作为构造钢筋使用。
本规程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结构研究所(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邮编:100013)。
本规程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浙江鸿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本规程参编单位: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星联钢网(深圳)有限公司
安徽马钢比亚西钢筋焊网有限公司
北京邢钢焊网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鑫山钢筋焊网有限公司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郑州大学
安阳市合力高速冷轧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朱爱萍 顾万黎 樊仕宏 虞文景 林振伦 徐尚华 周 旭 童卓华 陈 东 刘立新 翟 文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娄 宇 郑文忠 徐 寅 傅剑平 田 波 李东彬 章一萍 李盛勇 石广斌 张显来 姚 力
▼ 展开条文说明
1 总 则
1.0.1 为在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与施工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确保质量、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采用钢筋焊接网配筋的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1.0.3 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 展开条文说明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 语
▼ 展开条文说明
2.1.1 钢筋焊接网 welded steel fabric
具有相同或不同直径的纵向和横向钢筋分别以一定间距垂直排列,全部交叉点均用电阻点焊焊在一起的钢筋网片,简称焊接网。
2.1.2 单向焊接网 one directional welded fabric
纵向钢筋为受力钢筋,横向钢筋为构造钢筋的焊接网。
2.1.3 冷轧带肋钢筋 cold rolled ribbed steel wire
热轧圆盘条经冷轧减径并在其表面形成三面或两面月牙形横肋的钢筋。
2.1.4 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 cold rolled ribbed bars with im-proved elongation
热轧圆盘条经过冷轧成型及回火热处理获得的具有较高伸长率的冷轧带肋钢筋。
2.1.5 冷拔(轧)光面钢筋 cold drawn(rolled)plain steel wire
热轧圆盘条经冷拔(轧)减径而成的光面圆形钢筋,统称冷拔光面钢筋。
2.1.6 伸出长度 overhang
纵向、横向钢筋超出焊接网最外边的横向、纵向钢筋中心线的长度。
2.1.7 焊接网的搭接 lap of welded fabric
在混凝土结构构件中,当焊接网长度或宽度不够时,按规定的长度将两张焊接网互相叠合或镶入而形成的连接。
2.1.8 叠搭法 normal overlapping
一张焊接网叠在另一张焊接网上的搭接方法。
2.1.9 平搭法 nesting
一张焊接网的钢筋镶入另一张焊接网,使两张焊接网的纵向和横向钢筋各自在同一平面内的搭接方法。
2.1.10 扣搭法 back overlapping
一张焊接网扣在另一张焊接网上,使横向钢筋在同一平面内、纵向钢筋在两个不同平面内的搭接方法。
2.1.11 焊接箍筋笼 welded stirrup cage
焊接网用弯折机弯成设计形状尺寸的焊接箍筋骨架。
2.1.12 钢筋桁架 lattice girder
由一根上弦钢筋、两根下弦钢筋和两侧腹杆钢筋经电阻焊接成截面为倒“V”字形的钢筋焊接骨架。
2.1.13 底网 bottom fabric
有两层或两层以上的焊接网时,最下面的一层焊接网。
2.1.14 面网 top fabric
有两层或两层以上的焊接网时,最上面的一层焊接网。
2.1.15 钢筋焊接网普通混凝土路面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
面板内配置钢筋焊接网的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
2.1.16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 continuous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
面板内纵向连续配置钢筋焊接网,横向不设缩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2 符 号
▼ 展开条文说明
2.2.1 作用和作用效应
M——弯矩设计值;
Mq——按荷载准永久组合计算的弯矩值;
σsq——按荷载准永久组合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应力;
wmax——按荷载准永久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的计算最大裂缝宽度。
2.2.2 材料性能
Es——钢筋弹性模量;
fyk——焊接网钢筋屈服强度标准值;
fy——焊接网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f'y——焊接网钢筋抗压强度设计值;
ft——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2.2.3 几何参数
As——受拉区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
A's——受压区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
as——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至截面近边的距离;
a's——纵向受压钢筋合力点至截面近边的距离;
B——受弯构件的截面刚度;
Bs——按荷载准永久组合计算的受弯构件的短期刚度;
b——矩形截面宽度,T形、I形截面的腹板宽度;
d——钢筋直径;
h0——截面有效高度;
la——纵向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
laE——纵向受拉钢筋的抗震锚固长度;
ll——纵向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
llE——纵向受拉钢筋的抗震搭接长度;
x——混凝土受压区高度。
2.2.4 计算系数
αE——钢筋弹性模量与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比值;
ξb——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ρ——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
ν——钢筋的相对粘结特性系数;
ψ——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
Φ——钢筋直径。
3 材 料
3.1 钢筋焊接网
3.1.1 钢筋焊接网宜采用CRB550、CRB600H、HRB400、HRBF400、HRB500或HRBF500钢筋;作为构造钢筋也可采用CPB550钢筋。
用于铁路无砟轨道底座及桥面保护层的焊接网宜采用CRB550、HRB400钢筋。
▼ 展开条文说明
3.1.2 钢筋焊接网按网孔尺寸及钢筋直径可分为定型焊接网和非定型焊接网,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定型焊接网在同一方向上应采用相同牌号和直径的钢筋,并应具有相同的间距和长度。定型钢筋焊接网的型号可按本规程附录A采用。
2 非定型焊接网的形状、尺寸应根据设计和施工要求,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 展开条文说明
3.1.3 钢筋焊接网的钢筋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焊接网的钢筋强度标准值fyk应按表3.1.3采用。(自2022年4月1日起废止该条,点击查看:新规《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 55008-2021)
表3.1.3 焊接网钢筋强度标准值(N/mm2)
▼ 展开条文说明
3.1.4 钢筋焊接网的规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各类钢筋的直径应按本规程表3.1.3选用。冷轧带肋钢筋及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的直径可采用0.5mm进级。
2 焊接网制作方向的钢筋间距宜为100mm、150mm、200mm,也可采用125mm或175mm;与制作方向垂直的钢筋间距宜为100mm~400mm,且宜为10mm的整倍数。当双向板底网或面网采用本规程第5.1.23条规定的双层配筋时,非受力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1000mm。
▼ 展开条文说明
3.1.5 焊接网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y和抗压强度设计值f'y应按表3.1.5采用。作受剪、受扭、受冲切承载力计算时,箍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大于360N/mm2时应取360N/mm2。(自2022年4月1日起废止该条,点击查看:新规《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 55008-2021)
表3.1.5 焊接网钢筋强度设计值(N/mm2)
▼ 展开条文说明
3.1.6 焊接网钢筋的弹性模量Es应按表3.1.6采用。
表3.1.6 焊接网钢筋弹性模量Es(N/mm2)
▼ 展开条文说明
3.1.7 采用CRB550、CRB600H和HRB400钢筋的焊接网用于需作疲劳性能验算的板类受弯构件,当钢筋的最大应力不超过300N/mm2时,钢筋的200万次疲劳应力幅限值可取100N/mm2。其他热轧带肋钢筋焊接网进行疲劳性能验算时,疲劳应力幅限值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
▼ 展开条文说明
3.2 混 凝 土
3.2.1 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有关规定。当处于二a、二b类环境中的结构构件,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
3.2.2 房屋和一般构筑物混凝土的强度标准值、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以及混凝土疲劳强度设计值、混凝土疲劳应力比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有关规定执行。
3.2.3 钢筋焊接网混凝土路面及桥面铺装、隧道、水工、铁路的混凝土强度指标、弹性模量及技术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 40、《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 11、《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 191、《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T 5057、《铁路轨道设计规范》TB 10082、《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 10621和《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 10002.3的有关规定。
▼ 展开条文说明
附录E 钢筋焊接网的技术性能要求
E.0.1 焊接网的技术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3部分:钢筋焊接网》GB/T 1499.3的有关规定。
▼ 展开条文说明
E.0.2 制作冷拔光面钢筋的热轧盘条应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 701生产的Q215、Q235盘条,或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 1499.1生产的以盘卷供货的HPB300热轧光圆钢筋。
E.0.3 冷拔光面钢筋的力学性能及工艺性能应符合表E.0.3的规定。
表E.0.3 冷拔光面钢筋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
注:D为弯芯直径,d为钢筋公称直径。
▼ 展开条文说明
E.0.4 每批焊接网中应随机抽取一张焊接网,在纵横向钢筋上各截取2根试样,分别进行强度、伸长率和弯曲试验。每个试样应含有不少于一个焊接点,试样长度应保证夹具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0倍试样直径,且不应小于180mm。对于并筋,非受拉的一根钢筋应在离交叉焊点约20mm处切断(图E.0.4)。
焊接网的拉伸、弯曲试验结果如不合格,则应从该批焊接网的同一型号焊接网中抽取双倍试样进行不合格项目的检验,复验结果全部合格时,该批焊接网方可判定为合格,否则应判定为不合格。
图E.0.4 焊接网拉伸试样
E.0.5 每批焊接网中应随机抽取一张焊接网,在同一根非受拉钢筋上随机截取3个抗剪试样(图E.0.5)。当并筋时,不受拉的一根钢筋应在交叉焊点处截断,但不应损伤受拉钢筋焊点。
钢筋焊接网焊点的抗剪力不应小于试样受拉钢筋规定屈服力值的0.3倍。抗剪力的试验结果应按三个试样的平均值计算。
图E.0.5 焊接网抗剪试样
焊接网抗剪试验结果平均值如不合格时,则应从该批焊接网的同一型号焊接网中抽取双倍试样进行复检,当复验结果平均值合格时,该批焊接网方可判定为合格。否则,应判定为不合格。
▼ 展开条文说明
E.0.6 单向焊接网的焊点抗剪力要求可按本规程第E.0.5条的规定值乘以0.6系数后采用。
▼ 展开条文说明
本规程用词说明
1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引用标准名录
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
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
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4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
6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
7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 701
8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 1499.1
9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2
10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3部分:钢筋焊接网》GB/T 1499.3
11 《冷轧带肋钢筋》GB 13788
12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
13 《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 11
14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
15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T 5057
16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 5144
17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
18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
19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
20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 191
21 《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 10002.3
22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 10621
23 《铁路轨道设计规范》TB 10082
24 《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13
25 《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4
标签:
本文链接:/guifan/3241.html
版权声明: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只供模板演示使用,并无任何其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