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规范 - 专注工程资料收集分享!

宁夏回族自治区住宅工程裂缝与渗漏防控技术规程(4)

5.2.2 柔性防水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柔性防水材料及配套材料应进行进场检查和复试,其外观质量和主要物理性能应符合设计和现行标准的规定;

2 基层处理剂、胶粘剂、密封材料等均应与铺贴的卷材相匹配。密封材料应具有良好的水密性、耐腐蚀性、防霉性以及符合接缝设计要求的位移变形能力;

3 防水层铺贴前,基层表面应平整、密实、清洁、干燥、无油污,阴阳角处应做圆弧或45°坡角。当基层潮湿时,应涂刷固化型胶粘剂或潮湿界面隔离剂;

4 在转角处、变形缝、施工缝、穿墙等部位应铺贴卷材加强层,加强层宽度不应小于500mm;

5 防水层施工期间,必须保持地下水位稳定在基底最低高程500mm以下;

6 防水卷材铺贴时不得扭曲、皱折,应平整、顺直,排除卷材下面的空气,搭接宽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8的规定。外墙及顶板的防水卷材铺贴施工应采用满粘

法;

7 涂料防水层施工时,按配合比准确计量并搅拌均匀。涂料应分层涂刷或喷涂,涂层应均匀,涂刷应待前遍涂层干燥成膜后进行。

涂膜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8 防水层施工完毕验收合格后,及时做好成品保护,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重物、尖锐物品碰撞,不得随意在上面行走;

9 地下室侧墙的柔性防水层与侧墙和外墙的保护层应粘贴牢固、结合紧密,地下室四周回填土过程中不得损坏防水层及保护层;

10 集水坑和排水沟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防水施工,并进行蓄水试验。

5.2.3 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施工使用的止水带、遇水膨胀橡胶等材料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高分子防水材料 第2部分:止水带》GB/T 18173.2,《高分子防水材料 第3部分:遇水膨胀橡胶》GB/T 18173.3

的要求;

2 变形缝:

1) 变形缝两侧混凝土应浇捣密实;

2) 缝内密封材料嵌填时,其两侧基面应平整干净干燥,并应刷涂与密封材料相容的基层处理剂;

3) 密封材料嵌填密实连续、饱满,并应粘结牢固。

3 施工缝:

1) 施工前,应将钢筋表面浮锈(浆)、疏松混凝土、杂物清除干净,表面应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或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并对施工中踩踏变形、移位和松扣的钢筋进行调整;

2) 当采用止水条(带)时,安装位置应正确、固定牢靠、接头严密。遇水膨胀止水条(胶)与混凝土表面粘贴紧密平顺。

选用的遇水膨胀止水条(胶)应具有缓胀性能,7d的净膨胀率不宜大于最终膨胀率的 60%,最终膨胀率宜大于220%;

3) 当采用金属止水带时,宜选用折边止水带,连接接头宜采用搭接焊,焊缝严密,距离拐角1m以外进行搭接焊接。

4 后浇带:

1) 后浇带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沉降完成前无法保证持续降水或施工现场场地狭小情况下,可采用超前止水后浇带。可按图5.2.3-1、图5.2.3-2进行施工,后浇带混凝土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

2) 后浇带混凝土应采用掺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膨胀剂掺量不宜大于胶凝材料总量12%;

3)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应凿除两侧混凝土浇筑时流入后浇带内的水泥(砂)浆及疏松混凝土,清除后浇带内的杂物及钢筋表面的锈斑;

4) 后浇带混凝土应一次浇筑,不得留设施工缝;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d。

5.2.4 地下室外墙防水收口位置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地下室外墙防水收口宜采用机械固定。收口部位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收口位置处基层表面坚实、平整,防水材料粘接牢固。设计如无规定,可按图5.2.3-3和图5.2.3-4节点图施工:

2 地下室穿墙管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穿墙管应采用预埋套管或固定式穿墙管,同时加焊止水环,套管或固定式套管与止水环及翼环应连续满焊;当采用遇水膨胀止水圈时,应在迎水面预留凹槽,槽内应采用密封材料嵌填密实;

2) 如穿墙管线较多时,应保证套管间净距不小于100mm,管道与套管间要用止水材料填捣密实,对有振动要求的管道,应采用柔性止水套管。浇筑混凝土时,套管周围需加强振捣,保证套管周围混凝土密实。

5.2.5 地下室顶板施工荷载不得超过设计文件允许值,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应委托设计单位对施工区域进行荷载校核,若验算不满足要求,应在楼盖下方增设临时支撑或进行局部加强。

 

条文说明:

 

5 地 下 室 防 水 工 程

 

本节从设计、施工、检测等各角度在地下室混凝土刚性自防水、柔性防水层及细部节点处理等方面提出了地下室裂缝与渗漏的防控措施。

 

5.1 设 计

 

5.1.1 地下工程结构主体中钢筋密布,对混凝土的抗渗性有不利影响,为确保地下工程结构主体的防水效果,故将地下工程结构主体的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定为不小于P6。

5.1.2 防水混凝土结构必须有一定厚度才能抵抗地下水的渗透。

考虑到现场施工的不利因素及钢筋混凝土中钢筋的引水作用,把防水混凝土衬砌的最小厚度定为250mm。

关于防水混凝土裂缝宽度。一般钢筋混凝土工程,都是以混凝土裂缝宽度0.2mm进行设计的,在地下工程中宽度小于0.2mm的裂缝多数可以自行愈合,所以规定裂缝宽度不得大于 0.2mm,并不得贯通。

钢筋保护层厚度对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和抗渗性极为重要,为与国内外有关规范协调一致,并与国际标准接轨,规范规定的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是适宜的。

5.1.3 地下工程顶板种植通常作为景观设计而成为公众活动场所,一旦渗漏维修,会在较大范围内影响正常使用。特别是顶板种植规模较大,土层厚,维修困难;为保证防水效果,建议地下工程种植顶板上不宜种植高大树木或根系发达的植物。顶板种植,特别是花园式的种植,因种植部分及池、亭、路、阶,高低错落,节点千变万化,必须使防排水、耐根穿刺层均在变化处有可靠的连接才能形成系统的连续密封防水。

5.1.4 结构找坡是提高防水可靠程度的有力措施之一,同时可消除防水失败后形成的永久蓄水层。

5.1.5 地下室变形缝

1 沉降缝和伸缩缝统称变形缝,由于两者防水做法有很多相同之处,故一般不细加区分。但实际上两者是有一定区别的,沉降缝主要用在上部建筑变化明显的部位及地基差异较大的部位,而伸缩缝是为了解决因干缩变形和温度变化所引起的变形以避免产生裂缝而设置的。沉降缝的渗漏水比较多,除了选材、施工等诸多因素外,沉降量过大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常用的止水带中,带钢边的橡胶止水带虽大大增加了与混凝土的粘结力,但如沉降量过大,也会造成钢边止水带与混凝土脱开,使工程渗漏。根据现有材料适应变形能力的情况,本条款规定了沉降缝最大允许沉降差值,预留通道接头处的最大沉降差值与此同。

2 预先埋设穿墙管(盒),是为避免浇筑混凝土完成后,再重新凿洞破坏防水层,以形成工程渗漏水的隐患。本条款规定的距离要求是为了便于防水施工和管道安装施工操作。

5.1.6 本节所述的地下车库质量问题,实际上是有关结构安全的。

近年来,我国发生多起无梁楼盖坍塌事故。本节提出了设计、施工方面的防控措施,提醒相关单位加以重视。

板柱-剪力墙结构中,地震作用虽由剪力墙全部承担,但结构在整体工作时,板柱部分仍会承担一

定的水平力。由柱上板带和柱组成的板柱框架中的板,受力主要集中在柱的连线附近,故抗震设计应沿柱轴线设置暗梁,目的在于加强板与柱的连接,较好地起到板柱框架的作用,此时柱上板带的钢筋应比较集中在暗梁部位。

当无梁板有局部开洞时,除满足规范要求外,冲切计算中应考虑洞口对冲切能力的削弱,具体计算及构造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有关规定。

 

5.2 施 工

 

5.2.1 防水混凝土

1 模板固定应考虑节点防水的施工,螺栓设止水环可以延长渗水线路,减少渗水压力坡降。拆模后留下的凹槽,用聚合物水泥砂浆抹平,并在迎水面涂刷防水涂料,厚度均匀,不少于3遍,总厚度不应小于1.2mm,涂刷宽度应以螺栓孔为圆心,半径不应小于75mm。

本文链接:/guifan/5516.html

版权声明: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只供模板演示使用,并无任何其它意义!

发表评论 共有 0 条评论)

联系客服
网站客服 业务合作 Q交流群
123456789
公众号
公众号
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