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规范 - 专注工程资料收集分享!

GB50181-1993 蓄滞洪区建筑工程技术规范(1998年版)

GB50181-1993 蓄滞洪区建筑工程技术规范(1998年版) GB50181-1993 蓄滞洪区建筑工程技术规范(1998年版) GB50181-1993 蓄滞洪区建筑工程技术规范(1998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蓄滞洪区建筑工程技术规范》

GB50181-93

主编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批准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 1994年2月1日


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公告

第14号

《蓄滞洪区建筑工程技术规范》GB50181-93的部分内容进行了局部修订,修订后的条文自1999年1月15日起施行。相关旧条文同时废止。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的通知

建标[1993]541号

依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相关单位编制的《蓄滞洪区建筑工程技术规范》,已经相关部门审核批准。该标准自1994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工作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编制说明

《蓄滞洪区建筑工程技术规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负责主编,具体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相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自1988年起,规范编制组根据计划要求,组织了全国设计、科研和大专院校等单位开展了一系列抗洪试验研究和大量实地调研工作。总结了近年来国内科研成果和抗洪实践经验,借鉴了国外先进经验,并广泛征求意见,经过反复修改最终定稿。

本规范共分为八章及八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

  • 建立蓄滞洪区建筑工程规划制定原则和建筑物抗洪设防标准;
  • 确定适合我国蓄滞洪区及其运用特点的波浪要素计算方法和参数选取原则;
  • 提出了符合我国建筑特点和经济情况的房屋建筑波浪荷载计算和抗洪设计的理论和方法;
  • 针对建筑材料在洪水浸泡后的物理力学性能变化、蓄滞洪区抗洪经验和房屋建筑在水环境下的工作特点,提出对砖砌体房屋、钢筋混凝土房屋和空旷房屋的抗洪设计方法,并制定出房屋建筑抗洪构造措施和建筑设计要求;
  • 针对地基土浸泡后的承载力降低和可能出现的不均匀沉降,提出相应基础设计和地基简易处理方法等。

本规范的施行,必须与《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87等其他建筑结构设计标准、规范配套使用,不得与未按GBJ68-84制定、修订的国家各类建筑结构设计标准、规范混用。

为提高规范质量,请各单位在执行本规范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和积累资料,并将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寄送给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以便未来修订时参考。


主要符号

  • $d$: 杆件截面尺寸
  • $C_{ms}$, $C_{cas}$, $C_t$: 分别为波浪、安全层楼面及安全层以下楼面可变荷载效应系数
  • $A$: 建筑设计水深
  • $A_0$: 蓄滞洪计算水深
  • $d_i$: 建筑淹没水深
  • $A_f$: 风增水高度
  • $D$: 杆件截面直径
  • $A_{max}$: 波峰在静水面以上的高度
  • $h_s$: 近水面安全层楼板底面的设计高程
  • $\bar{h}$: 平均波高
  • $h$: 计算波高
  • $\lambda$: 波长
  • $U_{nws}$: 平均波长
  • $w$: 风区长度
  • $q$: 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
  • $g$: 波浪分布荷载
  • $Q$: 波浪荷载标准值
  • $\gamma_w$: 水的重度
  • $\gamma_{ms}$, $\gamma_{sv}$, $\gamma_{s7}$: 分别为波浪、安全层楼面及安全层以下楼面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
  • $T$: 蓄滞洪区两次运行间隔时间
  • $T_w$: 波浪平均周期
  • $T_v$: 计算风速重现期
  • $v_h$, $v_v$: 水质点的水平和竖向运动速度
  • $V$: 计算风速
  • $\phi_s$, $\phi_v$: 分别为安全层楼面和安全层以下楼面的可变荷载组合值系数

第一章 总则

第1.0.1条

为了实施蓄滞洪计划,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经济损失,统一蓄滞洪区建筑工程技术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第1.0.3条

本规范适用于蓄滞洪区建筑工程规划和建筑设计水深不大于8m地区的建筑物(构筑物)抗洪设计和施工。

第1.0.3条(续)

蓄滞洪区建筑工程的规划和抗洪设计,除应遵守本规范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 蓄滞洪区建筑工程规划

第2.0.1条

建筑工程规划的范围、规模、质量和蓄滞洪目标,应符合蓄滞洪区总体规划的规定。

第2.0.2条

建筑工程规划应根据蓄滞洪区安全建设与管理的要求、地理位置、规划面积、地形地貌、蓄滞洪计算水深、人口密度以及社会经济、工业发展等因素制定。

下载地址

售价:0.00 积分

本文链接:/guifan/5668.html

版权声明: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只供模板演示使用,并无任何其它意义!

发表评论 共有 0 条评论)

联系客服
网站客服 业务合作 Q交流群
123456789
公众号
公众号
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