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钢铁企业能源计量和监测工程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for energy measuring and monitoring engineering in the iron and steel enterprises
- 发布日期: 2014年12月2日
- 实施日期: 2015年8月1日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编制背景与内容
本规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它是在广泛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先进标准,并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编制完成。
主要技术内容
- 总则
- 术语
- 基本规定
- 能源计量
- 能源监测
- 能源监控
编制单位及人员
主编单位
-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京诚鼎宇管理系统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天铁冶金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钢铁生产能效优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参加单位
主要起草人
主要审查人
- 郭启蛟
- 乔金华
- 盘学军
- 王乐之
- 邹庆和
- 于军林
- 黄伏根
- 王成耀
- 毛汉平
- 姚家平
- 刘贵峰
- 陈来军
- 何卫新
- 黄自强
- 冼鹏
技术细节
能源类型
能源监测
能源监控
- 数据采集
- 集中监视及控制
- 数据分析与应用
- 能源质量
- 管理中心
适用范围
- 适用于钢铁企业新建、改建项目的能源计量和监测设施、设备的设计、安装。
- 设计、安装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术语定义
- 钢铁行业用能单位: 具有独立结算能力的单位。
- 钢铁行业次级用能单位: 用能单位直属的能源核算单位。
- 钢铁行业基本用能单元: 次级用能单位下属的基本生产单位。
- 能源发生单元: 产生能源的设施。
- 能源存储单元: 存储能源的设施。
- 能源输配单元: 对能源进行转换、输送的设施。
- 能源管理中心: 企业能源生产、运行、管理的中心。
- 能源管理系统: 对钢铁企业能源生产、输配和消耗环节实施动态监控和管理的信息化系统。
版权与质量保证
本规范由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寄回出版社调换。
本文链接:/guifan/6847.html
版权声明: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只供模板演示使用,并无任何其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