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JGJ/T229-2010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

Code for green design of civil buildings

JGJ/T 229-2010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 0 1 1 1 0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806号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T 229-2010,自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2年11月17日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 (建标[2008]102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 绿色设计策划;5. 场地与室外环境;6.建筑设计与室内环境;7.建筑材料;8.给水排水;9.暖通空调;10.建筑电气。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邮政编码:100013)。

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规范参编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清华大学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曾捷 叶青 仲继寿 曾宇 鄢涛 薛明 刘圣龙 张宏儒 李建琳 盛晓康 刘俊跃 吴燕 杨金明 张江华 许荷 马晓雯 刘丹 王莉芸 杨杰 卜增文 施钟毅 冯忠国 林琳 孙兰 林波荣 宋晔皓 刘晓钟 王鹏 张纪文 时宇

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杨榕 吴德绳 叶耀先 张桦 车伍 程大章 徐永模 张播 刘祖玲 冯勇

1总则

1      

1.0.1  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规范民用建筑的绿色设计,制定本规范。

▼ 展开条文说明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民用建筑的绿色设计。

▼ 展开条文说明

1.0.3  绿色设计应统筹考虑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满足建筑功能和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应降低建筑行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遵循健康、简约、高效的设计理念,实现人、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

▼ 展开条文说明

1.0.4  民用建筑的绿色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 展开条文说明

2术语

2

2.0.1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 green design of civil buildings

在民用建筑设计中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基础上,实现建筑全寿命周期内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2.0.2 被动措施 passive techniques

直接利用阳光、风力、气温、湿度、地形、植物等现场自然条件,通过优化建筑设计,采用非机械、不耗能或少耗能的方式,降低建筑的采暖、空调和照明等负荷,提高室内外环境性能。通常包括天然采光、自然通风、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遮阳、蓄热、雨水入渗等措施。

2.0.3 主动措施 active techniques

通过采用消耗能源的机械系统,提高室内舒适度,实现室内外环境性能。通常包括采暖、空调、机械通风、 人工照明等措施。

2.0.4 绿色建筑增量成本 incremental cost of green builiding

因实施绿色建筑理念和策略而产生的投资成本的增加值或减少值。

2.0.5 建筑全寿命周期 building life cycle

建筑从建造、使用到拆除的全过程。包括原材料的获取,建筑材料与构配件的加工制造,现场施工与安装,建筑的运行和维护,以及建筑最终的拆除与处置。

3基本规定

3  基本规定

3.0.1  绿色设计应综合建筑全寿命周期的技术与经济特性,采用有利于促进建筑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场地、建筑形式、技术、设备和材料。

▼ 展开条文说明

3.0.2  绿色设计应体现共享、平衡、集成的理念。在设计过程中,规划、建筑、结构、给水排水、暖通空调、燃气、电气与智能化、室内设计、景观、经济等各专业应紧密配合。

▼ 展开条文说明

3.0.3  绿色设计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资源、生态环境、经济、人文等特点进行。

▼ 展开条文说明

3.0.4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应进行绿色设计策划。

▼ 展开条文说明

3.0.5  方案和初步设计阶段的设计文件应有绿色设计专篇,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应注明对绿色建筑施工与建筑运营管理的技术要求。

▼ 展开条文说明

3.0.6  民用建筑在设计理念、方法、技术应用等方面应积极进行绿色设计创新。

▼ 展开条文说明

4绿色设计策划

4.1 一般规定

4  绿色设计策划

4.1  一般规定

4.1.1  绿色设计策划应明确绿色建筑的项目定位、建设目标及对应的技术策略、增量成本与效益,并编制绿色设计策划书。

▼ 展开条文说明

4.1.2  绿色设计策划宜采用团队合作的工作模式。

▼ 展开条文说明

4.2 策划内容

4.2  策划内容

4.2.1  绿色设计策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前期调研;

   2  项目定位与目标分析;

   3  绿色设计方案;

   4  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

▼ 展开条文说明

4.2.2  前期调研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场地调研:包括地理位置、场地生态环境、场地气候环境、地形地貌、场地周边环境、道路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规划条件等;

   2  市场调研:包括建设项目的功能要求、市场需求、使用模式、技术条件等;

   3  社会调研:包括区域资源、人文环境、生活质量、区域经济水平与发展空间、公众意见与建议、当地绿色建筑激励政策等。

▼ 展开条文说明

4.2.3  项目定位与目标分析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明确项目自身特点和要求;

   2  确定达到现行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或其他绿色建筑相关标准的相应等级或要求;

   3  确定适宜的实施目标,包括节地与室外环境的目标、节能与能源利用的目标、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的目标、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的目标、室内环境质量的目标、运营管理的目标等。

▼ 展开条文说明

4.2.4  绿色设计方案的确定宜符合下列要求:

   1  优先采用被动设计策略;

   2  选用适宜、集成技术;

   3  选用高性能建筑产品和设备;

   4  当实际条件不符合绿色建筑目标时,可采取调整、平衡和补充措施。

▼ 展开条文说明

4.2.5  经济技术可行性分析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技术可行性分析;

   2  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分析;

   3  风险评估。

▼ 展开条文说明

113'>《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JGJ/T 229-2010

 本规范用词说明

本规范用词说明

1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 “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引用标准名录

引用标准名录

1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 50033

2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

3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T 50118

4 《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

5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

6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

7 《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 50336

8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

9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

10 《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 50400

11 《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

12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

13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GB 18580

14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溶剂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1

15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2

16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3

17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4

18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壁纸中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5

19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聚氯乙烯卷材地板中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6

20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地毯、地毯衬垫及地毯用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释放限量》GB 18587

2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混凝土外加剂释放氨的限量》GB 18588

22 《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 20052

23 《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 164

本文链接:/guifan/2881.html

版权声明: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只供模板演示使用,并无任何其它意义!

发表评论 共有 0 条评论)

联系客服
网站客服 业务合作 Q交流群
123456789
公众号
公众号
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