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JTG/TF81-01-2004)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发布的行业标准,旨在统一公路工程基桩动力检测的方法和技术规定,确保检测结果的质量。该规程于2004年9月1日发布,并于同年11月1日正式实施。
该规程由浙江省交通厅工程质量监督站主编,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省地球物理技术应用研究所、广东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长沙理工大学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上海市公路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和福建省交通建设工程试验检测中心共同编制。编制工作基于多年来动力检测技术的经验和研究成果,通过广泛调查研究和征求意见,确保规程在全国范围内的适用性。
该规程适用于公路工程中的混凝土灌注桩和预制桩等的检测。检测方法包括低应变反射波法、高应变动测法和超声波法(包括透射法和折射法)。检测方法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勘察设计、施工等因素,确保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并能够正确评估基桩的质量。
进行检测的单位需通过省级及以上计量行政主管部门的计量认证,并具备相应的专项检测资质证书。检测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有效的上岗证书。
适用于检测桩身缺陷的位置、类型及影响程度,并据此判断桩身完整性类别。
通过在桩顶施加高能量冲击荷载,测量力和速度信号,推算桩的完整性及轴向抗压极限承载力。
根据超声波透射或折射原理,通过测量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特性,判定桩身完整性。
检测报告需详细记录检测数据和分析结果,包括桩身完整性类别的评定。同时,需提供检测仪器与设备的信息以及现场检测的技术细节。
《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为公路工程基桩的动力检测提供了标准化的操作指南,有助于提升检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任何单位和个人在使用过程中如遇问题或有改进建议,均可反馈至浙江省交通厅工程质量监督站,以便于规程的后续修订和完善。
以上内容基于原文进行了重新组织和简化,删除了具体单位名称、联系信息等敏感信息,并采用了Markdown格式呈现。
售价:0.00 积分
本文链接:/guifan/7865.html
版权声明: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只供模板演示使用,并无任何其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