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编号为:JT/T 820-2011,名称为《公路隧道发光型诱导设施》。
该标准于2011年11月28日发布,并于2012年4月1日起开始实施。
本标准由全国交通工程设施(公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3)提出并归口。主要起草单位包括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国家交通安全设施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此外,还有北京中交华安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力达电源设备有限公司参与了本标准的制定。
本标准详细规定了公路隧道内使用的发光型诱导设施的分类、组成、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与储存要求。这些设施适用于公路隧道,同时,公路互通式立交、匝道等处采用的同类型诱导设施也可参照执行。
本标准引用了多个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如GB/T 191、GB/T 2423系列标准、JT/T 493等,这些文件对于理解本标准至关重要。
标准中定义了几个关键术语,如“发光强度”、“半强角”等,这些术语对于理解标准中的技术要求非常重要。
诱导设施按使用位置分为: - 路面诱导设施 - 路缘石诱导设施 - 隧道壁诱导设施
按组成部分分为: - 组合式诱导设施 - 单一式诱导设施
按使用环境条件分为: - A型(常温型) - B型(低温型) - C型(超低温型)
诱导设施通常由壳体、控制电路、主动发光单元和逆反射单元等部件构成。
标准中详细列出了各项性能的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确保诱导设施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对诱导设施的标志、包装、运输及储存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保障产品在流通和使用过程中的完好性。
以上内容是对原标准的重新组织和表述,旨在提高可读性和理解性,同时删除了所有敏感信息。
售价:0.00 积分
本文链接:/guifan/8067.html
版权声明: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只供模板演示使用,并无任何其它意义!